国际金融学 第二章 1、国际收支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一年、一个季度、一个月)与非居民之间的经 济 交易的系统记录。 2、国际收支与国际贷款的区别 第一、概念不同。国际收支表示一国之某一特定时期内的外汇收支情况,是一种流量;国际借贷表示一国在某特定时期内对外债权债务的余额,是一种存量。 第二、范围不同。国际收支中的转移、移居等不属于国际借贷。国际借贷中的非居民之间的交易也不属于国际收支。 第三、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国际借贷是国际收支产生的原因,国际借贷的发生必然会形成国际收支。 3、记账原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凡是引起本国从国外获得货币收入(流入)的交易记录贷方,凡是引起本国对外国支出(流出)货币的交易记录借方,凡是引起外汇供给的经济交易记入贷方;凡是引起外汇需求的经济交易则记入借方。 进口记借方,出口记贷方。 4、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 (1)经常账户:商品、服务、收入、经常转移 (2)资本和金额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 储备资产包括货币性黄金、外汇储备、特别提款权、在 IM F 的储备头寸和外汇储备等官方对外资产。 (3)净错误与遗漏账户 5、国家收支 顺差(盈余): 出口>进口 、 贷方>借方 、 收入>支出 逆差(赤字): 出口<进口 、 贷方<借方 、 收入<支出 国际收支平衡: 出口=进口 、 贷方=借方 、 收入=支出 6、国际收支失调的原因(类型) 偶发性的、 周期性的、 结构性的、 货币性的、 收入性的、 外汇投机和不稳定的国际资本流动造成的。 7、国际收支调节政策 融资政策、需求调节政策、供给调节政策、政策搭配 第三章 1、 国际储备:又称官方储备,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备用于对外支付、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的各种形式资产的总称。 2、国际储备一般必须具备以下五个基本特点: 充分的流动性 可自由兑换性 普遍的国际可接受性 官方持有性 非本币性 3、国际储备的来源 1)国际收支顺差 2)国家货币当局在干预外汇市场时买入的外汇 3)政府或中央银行向国外的借款 4)IMF 分配给成员国的 SDRs 5)中央银行在国内收购的黄金 4、国际清偿能力与国际储备的区别 国际清偿能力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以及该国潜在的对外借款能力,即向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国际金融结构以及商业银行筹措资金的能力。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