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题 如何看待城市化、房地产开发与保护耕地的关系? 第二节 土地管理的基础知识 一、土地管理的概念 二、土地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三、土地管理的基本原则 四、土地管理的方法 五、土地管理的基础理论 一、土地管理的概念 1、土地管理的涵义 在我国目前的制度体系下,土地管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国家通过立法机构将意志表示规范化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并由国家管理机关―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来保证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从而达到国家管理土地的目的。 (1)管理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管理有不同的理解,但总体来说,管理是人类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因此,通常将某一社会组织、团体为达到一定目的,对社会活动的各种因素或过程所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行为称之为管理。 (2)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是指国家通过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的有效管理。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客体是依法管理的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核心是进行公共权力和资源的有效配置,追求高绩效。 狭义:从“三权分立”的角度来解释行政。认为行政是指除国家立法、司法系统以外的行政系统所从事的管理活动。台湾学者将这种观点称之为“法律执行说”,在三权分立的国家,立法是制定法律,行政是执行法律,司法是维护法律。这种解释的优点是把“行政管理”概念的本质表述得较为明确,有助于人们把握行政管理的特点,把行政管理活动与其他类型的管理活动区别开来;其缺点是,它不能反映“三权”之间的相互渗透性,不能全面反映当代各国行政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事实上,在现代国家政治生活中,行政机关也有部分立法权;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同样也有人事、财务等方面的行政事务 广义:从政治与行政分离的角度来解释行政。认为行政管理是一种与政治分离的、实现国家目的的执行活动。这种观点以美国行政学家古德诺为代表,他认为政治与行政是相互分离的,“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行政管理的特性 从行政管理的内涵和要点分析可以看出,行政管理具有如下特性: ①执行性。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 ②政治性。行政机关同权力机关一样具有阶级性。 ③权威性。行政管理活动是以国家名义进行的,代表国家并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3)土地管理 土地管理是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