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地的概念:土地是由地球上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和其他相关概念的辩析: (1)土地与土壤: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处于永恒变化中的疏松矿物质与有机质的混合物。 从相互关系上看,土壤仅仅是土地的一个组成要素,即土地包含土壤。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当土壤一旦被利用,即作为基本的生产资料时,则必需同时考虑气候、地形、水文等组成土地的诸要素,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因地制宜利用土壤,这个时候的土壤实际上已经以土地的形式发生作用,这也就是土壤与土地两个概念经常混淆的原因之一。 从本质特征上看,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其具有肥力,所谓土壤肥力是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及环境条件的能力;而土地的本质特征是生产力,它是在特定的管理制度下,对某种(或一系列)用途的生产能力(capability )。对于城市用地,土地生产力(效益)主要取决于区位要素,而与土壤肥力几乎没有直接联系。 从形态结构上看,土壤是处在地球风化壳的疏松表层,可以划分A、B、C 等发生层次。 (2)土地与国土:国土系归某一个国家管辖的地球上的某一部分空间,即受一国主权管辖的区域,广义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和它们的下层、上空、还包括大陆架等。由此可见,国土不单指土地,而是国家管辖的地理空间,国土是比土地更为广泛的概念。 (3)土地与景观:景观指土地的具体一部分,与土地存在外延上从重关系;土地侧重于社会经济属性,景观强调其美学、生态价值及长期效益; 由此可见,从自然综合体的角度年看,景观与土地的概念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二者最大区别在于:景观只考虑自然地理因素的作用,而极少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4)土地与不动产、房地产、地产: 不动产:移动后会改变性质和功能的财产 房地产:房产和地产的总称 地产:能够带来财产的土地 3、(1)土地资源的概念: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2)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关系:土地包含土地资源 4、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1)土地资源的气候要素特征分析: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三个方面。 太阳辐射:主要是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和光照质量。 热量资源:指标主要有温度、积温和无霜期等 降水 (2)土地资源的地学要素特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