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 章 土壤污染监测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 .了解土壤组成和背景值; 2 .掌握土壤污染的测定方法。 △本章重点 土壤背景值、腐殖质、采样点布设、土壤样品采集、土壤样品测定 △本章难点 土壤样品的制备与保存、土壤样品测定 △本章教学目录 8 .1 概述 8 .2 土壤污染物的测定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地,是动物、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因此,土壤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由于近些年人们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致使许多污染物质通过多种渠道进入土壤。当污染物进入土壤的数量和速度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时,将导致土壤质量下降甚至恶化,影响土壤的生产能力。因此,通过土壤污染的监测,对提高土壤的环境质量和生产能力,保障食品安全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本章重点阐述土壤的组成、污染源及其污染物的监测方法。 8 .1 概述 8 .1 .1 土壤的组成 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且能生长作物的疏松表层,是由岩石风化以及大气、水,特别是动植物和微生物对于地壳表层长期作用而形成的;它介于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是环境中独特的组成部分,是人类一项宝贵的自然资源。 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物质组成的疏松多孔体。固相物质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和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之间形成不同形状的孔隙,孔隙中存在水分和空气。 8.1.1.1 土壤矿物质 (1)土壤矿物质的矿物组成 原生矿物质:它是各种岩石经受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仍遗留在土壤中的一类矿物,其原来的化学组成没有改变。土壤中最重要的原生矿物有硅酸盐类矿物、氟化物类矿物、硫化物类矿物和磷酸盐类矿物。由其组成知,原生矿物质既是构成土壤的骨骼,又是植物营养源。 次生矿物质:次生矿物质大多是由原生矿物质经风化后形成的新矿物。它包括各种简单盐类,如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等。次生粘土矿物大多为各种铝硅酸盐和铁硅酸盐,如高岭土、蒙脱土、多水高岭土和伊利石等。土壤中很多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物理、化学过程都与所含粘土矿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次生矿物中的简单盐类呈水溶性,易被淋失。 (2)土壤机械组成 土壤是由不同粒级的土壤颗粒组成的。土壤粒径的大小影响着土壤对污染物的吸附和解吸能力。例如,大多数农药在粘土中累积量大于砂土,而且在粘土中结合紧密不易解吸。 土壤机械组成的分类是以土壤中各粒级含量的相对百分比作为标准。国际制采用三级分类法,即根据砂粒(0.02-2m m )、粉砂粒(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