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千金做诚信河南人 一诺千金做诚信河南人 中华文明史,悠悠五千年,诚信是历史长河中最美的浪花,至今仍教育着我们如何去做人,如何去做事。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词语无不折射出我们老祖宗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国家需要诚信。民无信不立,国家也是如此,诚信是国家的基石。商鞅立木取信,最终使秦国统一天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国家有了诚信,才会树立威信,才能威仪四方,众星拱之,国家信用等级不就是你这个国家诚信度的标尺吗。作为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美誉的河南,正逢发展战略机遇期,更需要打造诚信这个名片,以诚信交朋友,以诚信谋发展,以诚信促跨域。时下有些人对我们河南人有成见,说什么全国骗子一半在河南,见到河南人就会脱口而出三个字:流光锤。从这些言论好似我们河南人的诚信岌岌可危了,其实是这样吗。有这样严重吗。毋庸讳言,咱不护短,不讲诚信的河南人是有,但是个别现象,我们河南人整体上是讲诚信,重诚信的。 在我的身边,有这样一个人,只为一句“你有困难我一定会尽力”的承诺,他 8 年如一日照顾残疾道德模范。他就是一诺千金、热心公益的南阳好人靖大才。像他这样诚实守信,努力实践自己的每一个承诺的好人还有很多很多。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向你的朋友借了 400 元钱,当你准备还钱给他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到他,你们失去了联系,这时候,你会想方设法去找他把钱还给他吗。我想咱们在座的都会这样做的。你找了一年又一年,一连找了 5 年还是联系不上他,你还会继续找吗。我们咬咬牙还能坚持。可是,10 年,20 年,30 年,50年呢。你还会努力的去多方打听他的消息,就只是为了把当年借的钱还给他吗。但是,有一个人,却做到了。他就是 XX 市电厂退休职工杨成立。1958 年杨成立为了给父亲治病写信向朋友借了 400 元钱,后来朋友工作调动两人失去了联系。寻找老朋友,当面还钱,就成了杨成立的一块心病。50 多年来他多方打听,却始终杳无音信。最后在媒体的帮助下,他终于如愿以偿,还了那沉甸甸的 400 元债,此时的他如释重负,心如明镜,诺如千金,坦坦荡荡,其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还有打工 17 年还债,一诺千金彰显道义的诚信老人彭万军;还有人穷志不穷,拾金不昧的三轮车夫李保。诚信之心,必有诚信之举,他们的言必行,行必果,为我们树立了诚信的楷模,也让流光锤们汗颜。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信是一个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