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西方比较历史方法的阴影下——评许田波《古代中国和近现代欧洲的战争及国家形成》VIP免费

在西方比较历史方法的阴影下——评许田波《古代中国和近现代欧洲的战争及国家形成》_第1页
1/6
在西方比较历史方法的阴影下——评许田波《古代中国和近现代欧洲的战争及国家形成》_第2页
2/6
在西方比较历史方法的阴影下——评许田波《古代中国和近现代欧洲的战争及国家形成》_第3页
3/6
赵鼎新 《社会学研究》2006 年第5 期 许田波的《古代中国和近现代欧洲的战争及国家形成》一书运用比较历史学、以国际关系理论和行为主体性(agency) 为核心的理论方法,提出了如下核心问题: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和近现代欧洲的历史发展在很多方面有着相似性。比如,它们都起源于一个由许多国家组成的封建社会,都有着频繁的战争,都经历了封建体制的垮台和官僚体制的形成,都有着一个弱肉强食的国际秩序。但是,欧洲在发展中形成了一个多国平衡的局面,而中国却走向了统一。这是为什么呢?对于这一问题,许田波的解释是:为了在国际争斗中取得优势,竞争各国就必须采取对策。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国家采取了自强性改革 (self-strengthening reforms) 和聪明的军事外交策略(cleaver strategies, 她指的是法家改革和在《战国策》中所描绘的纵横家的外交手段),而欧洲国家却都采取了自衰性的对应 (self-weakening expedients) 和相对“笨拙”的外交策略。1 中国的国家力量在自强性改革和聪明的军事外交策略中越来越强大,于是就迎来了秦帝国的统一,而欧洲却因为采取了自我弱化的对应和“笨拙”的外交策略而在近现代的发展中失去了武力统一的机会。[2] 作者在书中推理十分清晰,书中的许多具体论点也不无道理。作为把中国先秦史和近现代欧洲史进行充分比较的第一本专著,该书在西方学术界一定会占有相应的地位。但是,她所运用的比较历史学方法和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虽然均盛行于西方世界,却在方法论意义上都具有较大的误区。这些方法论上的误区导致了本书在提出问题、解释问题、叙事形式和历史材料的运用上都有很大的偏颇。为了理解本书问题的根源,我们首先从比较历史学方法和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弱点谈起。 在比较历史学方法的阴影下 許田波书中所采用的是西方社会科学中常用的比较历史学方法。这一方法的标准做法是把两个(或数个)不同案例放在对称的位置上加以比较并从中找出一个作者认为是关键性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在现代化过程中俄国和中国走上了共产主义革命道路,日本和德国走了法西斯道路,而英国、法国、美国却走了民主道路(Moore,1966)?],而作者的任务则是找出导致这些案例之间的不同(或相似)的理论或者是关键机制。但是,这种比较历史学方法有着以下致命弱点:第一,为了使比较有意义,这些案例就需要有很大的相似性。如果案例之间有许多不同点的话,就很难确证到底是哪一个不同点导致了我们所想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在西方比较历史方法的阴影下——评许田波《古代中国和近现代欧洲的战争及国家形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