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的意义及依据 2 0 世纪 7 0 年代,世界能源结构已经经历了三次大转变,即从木柴转向煤炭由煤炭转向石油和天然气,继而又从以油、气为主的能源系统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持久能源系统。据资料,目前全世界已经探明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石化燃料资源的总量,大约只够人类使用 1 0 0 年。 目前在我国的能源构成中煤占 7 0 %以上,石油及天然气占 2 5 %,但能源利用率仅在 3 0 %以下。针对我国的能源紧缺、能源利用率低、能源浪费严重的现状,建设部于 1 9 9 6 年下发《建筑节能技术政策》,明确今后我国建筑节能的任务是在保证使用功能、建筑质量和室内环境符合小康目标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有效的节能技术与管理措施降低新建房屋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同时对既有的建筑物进行有计划的节能改造,达到提高居住热舒适性、节约能源和改善环境的目的。所以,地源热泵系统近年来被越来越多人们所提及。 地源热泵系统是利用浅层地能进行供热制冷的新型能源利用技术,是热泵的一种。热泵是利用卡诺循环和逆卡诺循环原理转移冷量和热量的设备。地源热泵系统是以浅层地热作为能量载体,利用地下土壤巨大的蓄热蓄冷的能力,通过压缩机系统,在夏季将建筑物内的热量转移到地下土壤中,在冬季将地下土壤的热量转移到建筑物内,一个年度形成一个冷热循环.。实现了建筑物的制冷和供暖,有着节能减排降低能耗的功能[1]。 地源热泵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12 年瑞士 Zoelly 提出“地源热泵”这一概念。1946 年美国开始对地源热泵进行系统研究,在俄勒冈州建成第一个地源热泵系统,运行很成功。到目前为止美国已安装了 600,000 台,而且计划每年安装 40 万台的目标,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一百万吨,相当于减少 50 万辆汽车的污染排放或种植树一百万英亩,年节约能源费用 4.2 亿美元。瑞典、瑞士、奥地利、德国等国家主要利用地源热泵,用于供暖及提供生活热水。由此可见,地源热泵系统作为一项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技术,其推广对人类生产生活是相当有意义的。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2.1 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对地源热泵的研究相对较早,20 实际 30、40 年代,英、美等国已进入了热泵的研制开发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许多大公司同时发展了各种热泵, 其中以小型热泵空调器发展最为迅速,出现了发展热泵的高潮。与此同时,西欧各国,如比利时、法国、联邦德国、瑞士等也致力于热泵的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