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试和运行通过工程实例总结,就如何缩短污水生化调试所需时间,从调试前期准备到污水全负荷投入运行,分 3 个阶段予以解剖分析。介绍了前期准备工作的内容和所需物料的种类及数量;调试各阶段物料投加量及所需控制的条件;调试过程所需注意的事项。文中所述内容尤其适用于以鼓风机曝气为主的生化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在正式投入使用时,其生化处理装置均需进行污泥接种、驯化(俗称调试)。对于规模较大的污水处理设施尽量缩短调试时间,使处理主体尽快投入正常运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多个日处理万吨的污水处理设施的生化调试发现,在生化调试过程中,如果准备充分,正常气温下一般 7~10d 即可完成生化设施的培菌接种工作;10d 后就可以对污水进行驯化,20d 左右便可进入正常运行。本文将分三方面对生化调试工作中需注意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为方便起见,文中所列数据均以生化池体积 5000m3 为基准。1.前期准备阶段1.1. 物料准备①污泥准备对于万立方米级污水处理装置而言,其生化池体积较大,为了保证生化池初始污泥浓度,需要准备投加的原始污泥量很大。理论上讲,投加后生化池的污泥的质量浓度最好控制在 2500mg/L 左右。实际运行时,为了节约成本,调试期间初始污泥的质量浓度可控制在 1500mg/L 左右,一日处理 1X104m3 污水生化时间为 12h 的污水处理装置为例,调试前需准备含水率在 80%的活性污泥约 40m3。污泥品种最好是同类或相似的活性污泥。如有困难,其它活性较强的污泥也可使用。污泥在使用前为保证一定的活性,对待用的污泥需进行喷水保湿处理,在保湿条件下污泥的活性至少可保持 15d 以上。② 碳源培养寄的准备生化调试过程中理想的碳源是大粪及淀粉。一般来说调试前期以加入大粪为主,中后期以加入淀粉为主,为接生成本,淀粉可用地脚面粉替代。由于大粪无法事先储存,因此,事前需和有关部门确定好调试期间需要的数量。调试期间碳源准备量一般按如下原则进行估算。每天投加到生化池的 COD 量按混合后生化池 COD 的质量浓度在 200~300mg/L 水平计,其中地脚面粉 COD 的质量折算量约为 It[COD]/1[面粉]。大粪的 COD 折算比较困难,根据经验,在整个调试期间需 100~150m3 的大粪。加入大粪的目的除补充碳源外,还可增加生化池菌种的引入。地脚面粉可准备 10~151。③ 磷源、氮源的准备补充碳源一般以普钙 Ca(H2PO4)2 为主,补充的氮源以尿素 CO(NH2)2 为主。生化池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