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飞地经济”发展的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飞地经济”现场会要求,总结经验,扩大成果,开创全市“飞地经济”发展新局面,提出如下意见。一、深刻认识加快推进“飞地经济”发展重要意义(一)发展“飞地经济”是朝阳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朝阳是全省经济发展落后地区,20XX年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省3.2%,县区综合实力明显偏弱。要补齐朝阳经济发展短板,必须通过发展“飞地经济”,充分调动乡镇场街发展积极性,以乡镇发展带动县域发展,推进朝阳振兴步伐。(二)发展“飞地经济”是朝阳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朝阳133个乡镇中仅9个乡镇财政能够自给自足,20XX年全市乡镇财政收入仅为9.4亿元,乡镇财力严重不足。要实现朝阳乡村振兴,必须提升乡镇财力,以产业兴旺为核心,用“飞地经济”壮大乡镇产业规模,形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局面。(三)发展“飞地经济”是朝阳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朝阳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脱贫任务最重的地区。朝阳5个县均为省级深度贫困县、占全省1/2,省级贫困村413个、占全省1/4。要实现朝阳精准脱贫、稳定脱贫,必须做大做强乡镇经济,夯实朝阳脱贫攻坚的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四)发展“飞地经济”是朝阳扩大开放的现实需要。朝阳正面临进入高铁时代和京津冀地区产业加速转移两大机遇,深入实施“飞地经济”,能有效推动全市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市县两级抓招商”向“全市上下一起抓招商”转变,促进项目“点对点”洽谈向产业“面对面”承接转变。二、加快推进“飞地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一)坚持新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发展“飞地经济”与朝阳发展实际紧密结合,持之以恒地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二)构建新格局。把发展“飞地经济”与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县域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构建以城带乡、以第1页共4页乡促城、相互促进、共赢发展的新局面。(三)打好特色牌。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求其全、但求其特,在“飞地经济”产业选择、项目招引上突出地方特色,兼顾大小项目,避免重复建设,同质竞争。(四)坚持两手抓。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在“飞地经济”政策供给、环境营造等方面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配置资源、招商引资上的发挥市场主导作用。(五)打造合作链。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土地、技术、管理等资源优化配置,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促进“飞地经济”合作各方良性互动、互利共赢。(六)开拓新模式。坚持举一反三,解放思维,打破现有的“飞地经济”仅限于乡镇飞地的一县一域格局,探索跨县域、跨市域、跨省域的“飞地经济”合作新模式。三、加快推进“飞地经济”发展的相关举措(一)规划“飞地经济”专属园区。在把经济开发区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作为“飞地经济”发展平台的基础上,每个县(市)区要结合自身实际,在开发区内规划建设3—5平方公里的“飞地经济”专属园区,作为集中摆放飞地项目的固定区域,促进产业集聚。(二)全面提升飞地园区承载能力。各县(市)区在加大对飞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的基础上,积极抢抓省政府即将设立“飞地经济”建设专项资金的政策机遇,做好向上争取。按照“企业投资建设标准化厂房、企业租赁或购买标准化厂房、政府只提供优质服务”的模式,进一步加强标房建设,全力承接飞地项目,提升标房利用效率。(三)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每个乡镇(街道)每年至少引进1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个投资2000万元以上农产品深加工项目,1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服务业项目。(四)全力开展招商引资。推动市县乡村四级抓招商,面向全中国、主攻京津冀,围绕本地主导产业,积极引进有技术、有市场、有前景的项目落户飞地园区。(五)落实飞地项目利益分成机制。按照《XX市发展乡镇“飞地经济”实施方案》XX县区乡“分灶吃饭”改革安排,飞第2页共4页地项目建设期内税收全部分配给引进项目的乡镇街,投产后各项税收前10年全部分配给引进项目的乡镇街,10年后乡镇街与项目所在园区按5:5比例分配。对成效显著的乡镇,进行额外奖励。要进一步强化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