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盈亏问题与比较法(二)有些问题初看似乎不像盈亏问题,但将题目条件适当转化,就露出了盈亏问题的“真相”。例 1 某班学生去划船,如果增加一条船,那么每条船正好坐6 人;如果减少一条船,那么每条船就要坐9 人。问:学生有多少人?分析:本题也是盈亏问题,为清楚起见,我们将题中条件加以转化。假设船数固定不变, 题目的条件 “如果增加一条船⋯⋯”表示“如果每船坐6 人,那么有 6 人无船可坐” ;“如果减少一条船⋯⋯”表示“如果每船坐9 人,那么就空出一条船”。这样,用盈亏问题来做,盈亏总额为6+9=15 (人),两次分配的差为9—— 6=3(人)。解:( 6+9)÷( 9—— 6)= 5(条),6×5+6=36 (人)。答:有 36 名学生。例 2 少先队员植树, 如果每人挖5 个坑, 那么还有 3 个坑无人挖; 如果其中 2 人各挖 4个坑,其余每人挖6 个坑,那么恰好将坑挖完。问:一共要挖几个坑?分析:我们将“其中2 人各挖 4 个坑,其余每人挖6 个坑”转化为“每人都挖6 个坑,就多挖了 4 个坑” 。这样就变成了 “典型” 的盈亏问题。盈亏总额为4+3=7(个)坑,两次分配数之差为6—— 5=1(个)坑。解: [3+( 6-4)× 2] ÷( 6-5)= 7(人)5×7+3=38(个)。答:一共要挖38 个坑。例 3 在桥上用绳子测桥离水面的高度。若把绳子对折垂到水面,则余8 米;若把绳子三折垂到水面,则余2 米。问:桥有多高?绳子有多长?分析与解: 因为把绳子对折余8 米,所以是余了8×2=16(米);同样,把绳子三折余2 米,就是余了3×2=6(米)。两种方案都是“盈”,故盈亏总额为16—— 6=10(米),两次分配数之差为3-2=1(折),所以桥高( 8×2-2×3)÷( 3-2)= 10(米),绳子的长度为2×10+8×2= 36(米)。例 4 有若干个苹果和若干个梨。如果按每1 个苹果配 2 个梨分堆,那么梨分完时还剩2个苹果;如果按每3 个苹果配 5 个梨分堆,那么苹果分完时还剩1 个梨。问:苹果和梨各有多少个?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分析与解: 容易看出这是一道盈亏应用题,但是盈亏总额与两次分配数之差很难找到。原因在于第一种方案是1 个苹果“搭配”2 个梨,第二种方案是3 个苹果“搭配”5 个梨。如果将这两种方案统一为1 个苹果“搭配” 若干个梨,那么问题就好解决了。将原题条件变为“ 1 个苹果搭配2 个梨,缺4 个梨;有梨 15×2-4=26(个)。例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