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教学基本信息课题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人民音乐出版社三年级第五册第一课《春天的歌》作者及工作单位严峻爱邯郸市丛台小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将自己在本节课教学中的亮点设计所依据的指导思想或者核心教育教学理论简述即可,指导思想和依据的教育理论应该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明确体现出来。本部分内容必须和实际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避免出现照搬课标中整个模块的教学指导思想等情况本节音乐课以音乐审美“春”为核心,开展想象、联想,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鼓励学生谈感受并进行音乐创作。教材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必面面俱到)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帮助,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科体系的建立、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帮助;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整首歌曲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春雨、春水、春风、春雷都比喻成会唱歌、会弹琴、会打鼓、会鼓掌的人物,还把春笋比喻成小小指挥家。歌曲跳跃、活泼,多处运用了休止符,使音乐流动起来,充分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大地万物开始苏醒,花红柳绿的一片盎然景色。学情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2 / 11 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1、学生由于经常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学的能力,能够随着音乐旋律学唱歌曲。3、低中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好表演,三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活动创作当中,并能充分的表现自己。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一、知识目标 : 学习休止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