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团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近年来,我镇各级团组织把握新时期共青团的发展建设方向,积极争取各级党组织对共青团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用科学发展观的先进理论武装团员青年的头脑,将团组织打造成一支思想统一、政治坚定、组织巩固、作风扎实,能跟随党走在时代前列,充满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队伍。一、团组织的基本情况镇位于市东郊,辖24个行政村,208个村民小组,镇域面积56平方公里。全镇人口2.8万人,其中14至28周岁青年7560人,团员1515人,团青比例达到20%。全镇共有团组织45个,其中团委1个、团总支1个、团支部43个,其中两新团组织3个。镇团委设委员7人,书记1人,副书记1人。二、活动开展情况今年以来,我镇各级团组织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围绕服务青年、服务中心、服务大局、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4月份,开展了全镇少年儿童革命传统教育月活动,按照省市团委的要求,启动了在全镇共青团组织中开展“三进三访三促”(“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访民情、访团情、访青年,促组织建设、促工作活跃、促青年发展”)活动,形成了《关于镇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与对策》的调研报告;5月份,组织团员青年参加了团市委开展的“相约五月”青年联谊活动,开展了镇“五四”文艺汇演,向上级团组织推荐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5名,5月31日,组织学生团员开展了全省“红领巾心向党”主题队日统一活动。6月,组织10名团员代表参加了团市委组织的赴红安“重走大别山”活动。三、共青团组织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近年来,在同级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我镇共青团工作尽管取得了一些进步,作出了一些成绩,但当前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亟待加以解决:第1页共3页(一)部分团员青年团员意识淡薄,缺乏团的纪律观念。由于外出打工求学者较多,留在本地的青年较少,团员青年就更少,许多人认为在农村入不入团都无所谓,从学校毕业或当兵复员返乡后,不愿参加团的活动,并且由于组织关系转移手续没有按规定及时办理,有些团员出外打工或毕业后就游离于团组织之外。(二)团干部队伍整体年龄偏大,结构有待优化。一是年龄偏大,文化层次普遍偏低,在个别村支部甚至有40多岁的村干部兼任团支部书记;二是后继乏人,普遍没有建立村团支部书记后备人选及相应的培养机制。(三)团的服务功能有待增强。团组织在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等方面的手段、工作内容、方式趋于单一,创新力度不够。四、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几点建议在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我认为,关键是要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稳步推进“党建带团建”工作广大团干部要进一步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党组织增强“带”的主动性,对团建工作要做到“五带一优化”。即:直接带领和推动团的班子建设、队伍建设、思想建设、阵地建设和工作开展,不断优化团组织的工作条件。重点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把基层团组织建设纳入基层党组织总体规划和基层党组织工作目标,在制定目标管理、检查指导、考核验收、总结工作时,要使党建与团建一并研究、部署、检查和总结;二是建立镇村二级党建带团建联席工作会议制度,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听取团组织关于团建工作汇报,并帮助解决有关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三是坚持把团干部培训纳入到村干部培训规划,至少一年组织一次团干部的培训;四是逐步解决镇村部分团组织“缺人办事”和“缺钱办事”问题,增强团组织的生存能力和服务功能,确保各级团组织的干部配备。(二)改进团员教育管理方式第2页共3页针对农村团员活动难召集,团员意识淡化等特点,团组织在传统的行政式管理同时,应探索实行情感化的方式管理。也就是减少团工作中行政化、指令性色彩,从满足团员的需求,重视与团员情感交流角度管理。通过以团组织为中心转向以团员为中心的管理方式转变,增强团员组织观念,使广大青年积极要求入团,团员积极参与活动,进而体现团员先进性。(三)切实增强共青团组织服务职能服务青年就要适应青年需求。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