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康复评定RehabilitationAssessmentofSpineCordInjury提纲•一、相关概念•二、SCI程度评定•三、SCI平面评定•四、SCI其他评定一、相关概念皮节(dermatome)指每个脊髓节段神经的感觉神经轴突所支配的相应皮肤区域。肌节(myotome)指受每个脊髓节段神经的运动神经轴突所支配的相应的一组肌群。感觉平面是指身体两侧具有正常感觉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运动平面概念与此相似,指身体两侧具有正常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肌力>3级且该节段以上节段肌力≧4级的神经节段。神经平面神经平面是指在身体两侧有正常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实际上,身体两侧感觉、运动检查正常的神经节段常常不一致。因此,在确定神经平面时,适合用右侧感觉和左侧感觉及右侧运动和左侧运动平面来区分。对于两侧正常节段不同的病例,我们极力推荐使用上面的方法进行记录,而不采用单一的“平面”,以免造成误解。椎骨平面指X线检查发现损伤最严重的脊椎节段。感觉评分和运动评分:数字得分反映脊髓损伤所致的神经损害程度。截瘫(paraplegia)涉及到两下肢或躯干的部分或全部的损伤称为截瘫.(T1以下)四肢瘫(tetraplegia)四肢躯干部分或全部均受累者称为四肢瘫.(T1以上)二、脊髓损伤程度评定•完全性脊髓休克结束后骶段感觉、运动功能仍完全消失•不完全性骶段保留部分感觉或/和运动功能.(肛门粘膜皮肤连接处或深部肛门有感觉,或肛门外括约肌有自主收缩)ASIA残损指数•A:完全损伤:骶段S4、5无任何运动、感觉功能保留。•B:不完全损伤:脊髓功能损伤平面以下至骶段S4、5无运动功能而有感觉的残留。•C: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但一半以下关键肌在的肌力在3级以下。•D: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且一半以上关键肌肌力均大于或等于3级。•E:正常:运动、感觉功能正常。脊髓损伤综合征•①脊髓中央综合征:脊髓中央部分损害,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肢运动障碍比下肢运动障碍严重,运动障碍比感觉障碍重,鞍区感觉有残留等。•②前束综合征:脊髓前柱和侧柱损害为主,临床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不同程度的运动和温痛觉障碍,而本体感觉存在。•③Brown-Sequard综合征:脊髓半侧损害,临床主要表现为受损平面以下同侧的运动及本体感觉障碍,对侧的温痛觉障碍。•④圆锥损伤综合征:脊髓圆锥和椎管内腰段脊神经损害,临床表现除运动、感觉障碍外,通常为无反射性膀胱和肠道运动障碍,下肢反射消失。骶段神经反射如球海棉体反射和排尿反射、肛门反射有时仍可保留。•⑤马尾综合征:椎管内腰骶神经损害,临床表现除相应的运动或感觉障碍外,无反射性膀胱及肠道运动障碍,下肢功能包括反射活动的丧失。三、SCI平面评定•神经平面:身体双侧正常感觉+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总损伤平面)•28对感觉关键点+10对关键肌•神经平面的综合判断以运动平面为主要依据。•T2—L1损伤无法评定运动平面,所以主要依赖感觉平面来确定。•C4损伤可以采用膈肌作为运动平面的主要参考依据。•(一)感觉平面评定•28对关键点–针刺觉和轻触觉–评分•0=缺失•1=障碍(感觉部分障碍或改变,包括过敏)•2=正常•NT=无法检查–两侧感觉总记分112分•针刺觉检查常用一次性安全针。轻触觉检查用棉花。在针刺觉检查时,不能区别钝性和锐性刺激的感觉应评为0级。两侧感觉关键点的检查部位如下。•除对这些两侧关键点的检查外,还要求检查者作肛门指检测试肛门外括约肌。感觉分级为存在或缺失(即在病人的图上记录有或无)。该检查用于判定损伤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感觉关键点—颈节段•C2枕骨粗隆•C3锁骨上窝•C4肩锁关节的顶部•C5肘前窝的外侧面•C6拇指•C7中指•C8小指感觉关键点—胸节段•T1肘前窝的尺侧面•T2腋窝顶端•T3第3肋间•T4第4肋间(乳线)•T5第5肋间(T4~T6)•T6第6肋间(剑突水平)•T7第7肋间(T6~T8)•T8第8肋间(T7~T9)•T9第9肋间(T8~T10)•T10第10肋间(脐水平)•T11第11肋间(T10~T12)•T12腹股沟韧带中部感觉关键点—腰骶节段•L1T12与L2之间上1/3处•L2大腿前中部•L3股骨内上髁,膝关节内侧面•L4内踝•L5足背第3跖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