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盟公路、铁路违法用地报告(1) “六五”普法——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单之三 依法依规用地改善人居环境 一、什么是违法用地。违法用地的危害有哪些。 答:违法用地是行为人违反规划管理法律、法规,未经合法有效的批准而占用、使用、出让、转让、买卖、交换、租赁、破坏土地及其他违法用地的行为。违法用地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阻碍城市的有序发展; 2、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3、影响城市整体形象; 4、部分违法行为直接危害群众安全; 5、侵害国家、集体土地资源; 6、破坏社会和谐。 二、违法用地主要有哪些种类。 答: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非法交易土地行为,主要包括:l、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2、擅自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另一类是非法占用土地行为,主要包括: 1、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获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 2、农村村民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获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设住宅的行为。 三、非法转让土地的行为如何处理。 答:依据《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对非法转让土地的行为应做如下处理:没收违法所得,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如何处理。 答。按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条、《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条规定,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获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非法占用土地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处罚款的,罚款额为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米 30 元以下。 五、擅自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的行为如何处理。 答。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一条规定,擅自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六、未经批准擅自转让、出租、抵押划拨国有土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