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文化的本质和结构 (一)、文化的概念 1、古汉语:文治教化,治国之本。 2、现代汉语:一般知识,以及运用文字的能力。 3、考古学: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 4、理论领域 狭义:指哲学、文学、史学、艺术、宗教、科学等精神财富。 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以及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 (二)、文化的转承演变 1、文化进化 ———文化的时间转移。 2、文化播化 ———文化的空间转移。 3、文化涵化——— 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现象。 (三)、文化的特征 进化性、后天性、共有性、传承性、民族性 (四)、文化的基本结构 1、人与外部世界的认识关系 2、人与外部世界的价值关系 3、文化的内在矛盾及其悖论 二、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基本形态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 1、文化的过去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发展起来的文化 2、文化的现在式或正在进行式:对今天的文化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化 3、文化的将来式:对未来的文化建构产生影响的文化 固此,中国传统文化是连接古代、现代、未来中国的时间之流、生命之流,是中国人的精神生命。 (二)、传统文化的基本形态 1、客体化的文化形态:历史典籍,文化古迹,文艺作品 2、主体化的文化形态:文化心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审美趣味。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在世界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是唯一能够延续几千年而没有中断的文化。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 1、倡导学习西方的文化 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共产主义运动,改革开放 2、如何使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 中体西用,西体中用,中西互为体用,综合创新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的积极作用 1、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动力 2、中国传统文化为现代化运动所需要的良好秩序提供资源 四、中国传统文化与新世纪人类文化 (一)、现代社会的三大冲突 1、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天人冲突 2、人和人之间,社群之间,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人人冲突 3、个人身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身心冲突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新世纪人类文化建构中的作用 1、中国文化的中和价值观可以化解人们的身心冲突 2、中国文化的中和价值观可以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和冲突 3、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观可以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与冲突 一、 文化的涵义: (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