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常见语法现象和句式 1: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对宾语含有“使它怎么样”或“使它成为什么”的意味,它能让宾语具有“使动”动词所赋予的行为和性状。 一、动词使动用法。 例 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五蠹》) 怀:使… … 归顺。 例 2:直可惊天地,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惊:使… … 震惊。 泣:使… … 悲泣。 二、名词使动用法。 例 1: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毛遂自荐》) 臣:使… … 称臣。 例 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王:使… … 为王。 三、形容词使动用法。 例 1: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安:使… … 安。 例 2: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急:使… … 急。 2: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动词,就是含有认定意义的动词,它对宾语含有“以为什么”或“以为怎样”的意思,或者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什么或看成怎样。古汉语表示意动的动词有“以… … 为… … ”、“以为”、“为”等。如: 市人皆以赢为小人。(都市里的人都认为我侯赢是个小人。)《信陵君窃符求赵》 皆以美于徐公。(全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但是,在古汉语里,可以有另外一种表示方法,它可以不用意动动词,而用别的词来代替意动动词,并简化结构,我们称之为意动用法。 一、名词用作意动动词。 名词用作意动动词,就是把名词放在宾语前面,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 孟尝君客我。(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 《冯谖客孟尝君》 侣鱼虾而友麋鹿。(把鱼虾当作伴侣,把麋鹿当作朋友。) 《前赤壁赋》 二、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 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就是把形容词放在宾语前面,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看成怎样。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后所构成的动宾式,所表示的内容和古汉语的“以……为……”一样。如: 成然之。(成名认为他的妻子的话很对。) 《促织》 又安敢毒耶?(我又怎么敢认为这个差役痛苦呢?) 《捕蛇者说》 吾妻之美我者。(我的妻子认为我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吾羞。(我认为处在蔺相如的下位很羞耻。) 《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直接用作状语。而在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外,这种用法却很少。 一、一般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