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1.通过典例分析,总结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和技巧。2.通过练习,提高文言翻译的答题能力,并能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3.通过合作探究,逐步体验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文言文的热情。考纲解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含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二是将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该考点涉及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特殊句式等内容,考查的是一种综合能力。其能力层级为B级。1、积累:关键词语(重要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2、规律:语法现象(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固定结构等)1.文言翻译的三个标准:“信”“达”“雅”“信”——译文要准确无误,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译出原文。“达”——通顺畅达,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无语病。“雅”——译文要优美自然、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写作风格。2.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知识重温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书名、器物名、官职、数量词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方法一:留:保留原文某些不必翻译的词语。方法探究这些词包括:发语词、音节助词(凑足音节、句中停顿)、结构倒装的标志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方法二:删:去掉那些没有意义的词语。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换成现代汉语。方法三:换:单音词语双音替换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语序,使译文准确畅达。方法四:调:调整语序。方法五:补:补出省略成分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古文中使用借喻、借代、用典、讳饰、互文等,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方法六:贯: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1.(2012年新课标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2)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2.(2013年新课标卷I)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2)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迁移运用1.(2012年新课标卷)(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答: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力未富,应当卧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2)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答: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能忍心对原管辖地区不管不问呢?”迁移运用一1.(2012年新课标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答: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力未富,应当卧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2)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答: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能忍心对原管辖地区不管不问呢?”迁移运用二2.(2013年新课标卷I)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答:(马文升)在朝廷官员中最为年高徳勋,皇帝也诚心诚意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埋怨。(2)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答:(马文升)在家闲居时,没有事不曾进入州府县城。谈论到当时政事,(他)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3.文言片段翻译练习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左传·襄公十五年》)注:(1)稽首(qǐ-):磕头到地,古时表示极其恭敬的一种跪拜礼。(2)怀:怀里揣着(3)纳:缴付,上交。(4)死:免死(5)富:使……富裕。(1)审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