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液化石油气爆炸燃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VIP免费

液化石油气爆炸燃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1页
1/9
液化石油气爆炸燃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2页
2/9
液化石油气爆炸燃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3页
3/9
液化石油气爆炸燃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一、基本特性 1、标识 中文名: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丙烷、丙烯、丁烷、丁烯) 英文名:Liquefied petroleum gas; Compressed petroleum gas 分子式:丙烷(C3H8)、丙烯(C3H6)、丁烷(C4H10)、丁烯(C4H8) 分子量: CAS号:68476-85-7 RTECS号:SE7545000 UN编号:1075 危险货物编号:21053 IMDG规则页码: 2、理化性质 外观与形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液体,具有特殊臭味 主要用途:用作石油化工的原料,也可用作工业和民用燃料。 熔点(℃): 相对密度(水=1): 0.5 (比水轻) 沸点(℃): 相对密度(空气=1):1.5-2(比空气重) 饱和蒸汽压(kPa): 溶解性:微溶于水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燃烧热(Kj/mol): 最小引燃能量(mJ): 3、包装与储运 危险性类别:第 2.1类 易燃气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4 包装类别:Ⅰ(36) 储运注意事项:易燃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 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二、危害特点 1、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易燃 建筑火险分级: 闪点(℃): 爆炸上限(%):9.65 自燃温度(℃): 爆炸下限(%):2.25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引起燃烧爆炸。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稳定 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受热 2、扩散性 液化石油气液态变为气态时迅速扩散,形成高浓度区、迅速混合区、燃爆最猛烈区;其扩散区与区之间,迅速扩大而且电阻率大于1013cm2;它们之间静电位达 300伏时即放电,产生燃爆;受热气体可扩大 250—300倍;膨胀率比水大 16.1倍。 3、毒性及健康危害性 接触限值:中国 MAC:1000 mg/m3 苏联 MAC: 美国 TWA: 美国 STEL: 侵入途径:吸入 毒 性:属低毒类 LD50: LC50: 健康危害:极具冻伤性;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空气中1%时使人呕吐头痛,10%时二分钟使人麻醉,时间稍长即可死亡。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症状,严重时有麻醉状态及意识丧失。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液化石油气爆炸燃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