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 入 理 解 散 光表 本文由《美式 21 项验光视觉检查法》书作者黄炳南先生撰写 本人在长期验光培训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验光员咨询散光表的问题,特撰写此文以帮助大家。 散光表主要用于粗验散光,可初步确定眼睛是否存在散光。一般要求,当远视力矫正高于 0.5 以上,视力在 0.6~0.8 之间时,用红绿视标对比,当红比绿清为基础下使用散光表,方法就是 30 倍法则。 散光 30 倍法则(Ru le of thirty ):初验散光轴位=钟表最清楚线条对应的最小阿拉伯数字×30)(钟表型散光表) 举例:在测试时,告诉顾客以钟表面为例,看散光表内黑线的深浅,细粗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则说明此眼有散光存在。如看到 2 点与8 点钟方向比较清晰、黑,说明此眼粗验散光轴位在 2×30°=60°,如看到 1~2 点(7~8 点)之间清晰,那么粗验散光轴位就是 1.5×30°=45°。 下面为目前世界通用的散光表与TABO 散光轴位标记法: 常被学生问到: 1. 为什么最清晰的方向不是轴位?轴位不是最低屈光力的方向吗?为什么看到 6-12 点垂线清晰,负散光轴位却在水平 180°? 2. 为什么 2 与8 点清晰,轴位就是 60°?很多学生认为 2 点钟清晰时,轴位应该是30°才对,为什么是60°? 3. 加上散光后,最清晰的线也会移动,那应该怎样处理? 一、 为什么最清晰的线不是轴位?轴位为什么在最模糊的方向? 首先要知道,看散光表时,要求是当红比绿清的状态下进行(眼处于轻度雾视状态),因此所用的散光度数用负柱镜来矫正。(综合验光仪内也只有负散)。当眼睛看到黑线深浅不一致时,那眼睛内的散光是什么性质? 就是有正散存在,如图一: 图一 图一,眼睛内屈光度数为:+0.50DS/+1.00DC×90°,眼内屈光成像如下:两个焦点都成像在视网膜前,其中水平焦点靠前(成像为垂线),垂直焦点靠后(成像为水平线),两线中点就是最小弥散圈。看散光表时,想成所有的线条都由很细微的横线(因为更靠近视网膜)组成,因此看到 3 点与 9 点(水平线)最为清晰,最模糊的方向就是垂直方向。 图一(1) 需用-1.00DC×90°(轴位方向为最低屈光力的方向)负散光来矫正眼内的正散光,就形成图二: 图二 屈光不正的矫正原理,就是用中和法来矫正眼睛多余的度数。当顾客觉得看 6 点-12 点最清晰时,所有的散光表想成是小竖线组成的,最模糊的方向在水平方向,也就是顾客散光轴在 180,而矫正的散光必须是负散才能中和顾客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