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低年级教学中如何进行识谱教学《音乐课程标准》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中指出: 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 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进行音乐表演和创造等教学活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课上,根据课程标准,除了以听唱为主学习唱歌外,识谱知识的教学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将为学生更好的音乐学习铺下垫脚石。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 所以兴趣是其学习识谱的前提。我们要善于启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好一节课,唱好一首歌。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单一的学谱子十分枯燥, 我们要思考如何组织教学通过他们喜欢的方式来进行学习, 实践证明在音乐与游戏中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因为儿童的世界是游戏乐园,我们努力让音乐课成为儿童游戏世界中的一个充满欢笑、歌声荡漾、勇于表演自我的快乐净土。所以音乐教育即快乐教育, 如何让学生在游戏中无痕迹的接受识谱教学,个人有以下几点方法。一、音的认知识谱知识比较抽象, 小学低年级在这一知识的教学中,应从感性入手。对音阶的感受我们都太过于着急,我们往往以我们的音乐水准直接来让学生识读乐谱。 殊不知在学生大脑中音符和音高对不上号,没有音高的概念, 甚至比较两个音的高低都是有困难的,音的高低与音的强弱混淆不清。 有一次上课, 我模仿了一个老牛的叫声和一个小羊的叫声问学生哪个动物的声音高, 有的学生会说老牛的声音高,因为有的同学认为越强的音越高。因此,音高概念的确立十分重要,它是唱准音阶的前提。这个时候我会想很多方法让学生感受高低1. 用琴声感受让学生们看我从琴低音区弹到琴的高音区,问学生感受到什么了。学生会说风筝慢慢的飞上天了、小朋友在爬楼梯。接着反向弹下来,学生可能会说飞机降到到地上了、小朋友在滑滑梯等。 这就是先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不同音高联想到的不同高度的空间后,学生自己就会发现:高的音是尖的细的, 低的音是粗的厚的。 然后跟着老师唱高低不同的音。2、柯尔文手势二年级上册开始教材中利用柯尔文手势对学生进行音高训练,这个方法,我们可以让学生直观的用手型的变化和手位的高低来学唱简单的五声音阶, 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方法。 学生在老师的琴声引导下边做手势边唱音阶, 感性又有趣。 并 “4”“7” 稍轻一些, “ⅰ” 头上的小圆点表示比 “1”要高多它也是很稳定的一个音。接着同学们都伸出小手跟着老师一起做,边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