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合作学习的课堂观察量表编制与运用合作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所强调和提倡的新型学习方式之一。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 合作学习成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重要突破和补充,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要求我们的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在探究科学的同时更要学会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在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下,合作学习正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中,经过不断地自主、合作、交流,使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从而培养科学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探讨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在目前大多数小学科学课堂里小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自发阶段,合作学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教师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和反思,大多数实践操作还处于经验的水平,从而抑制了其实效性的发挥。推动“以学为中心课堂教学”变革,需要有一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具备先进理念的教师队伍对教师的课堂实践进行观察与评估,这样才能对实践起到更好的指导与引领作用。观察与评估则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易于掌握与操作的是课堂教学观察量表。所以设计和开发一些关于合作学习的量表,能让教师通过量表来审视自己课堂中的合作学习,从而更加科学地进行科学教学。一、观察学生合作学习的质量合作学习的关键特质有积极的个体关联、明确而共享的目标与分工、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体合作技能以及清晰的个人绩效责任。这些特质成为我们观察学生合作学习质量和教师指导的一个重要依据。然而,在已经习以为常的四人小组模式下,还经常存在着这样的问题:1.当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时,性格开朗、交际能力较强的学生容易获得较多的表现机会。而性格内向、腼腆拘谨的学生经常成为课堂上的“看客”。在日常的科学课堂中,对前一部分学生往往引导、调控不强,而对后一部分学生关爱、鼓励不够。2.表面上是小组合作学习,大家面对面坐着,其实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