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0年高校招生夏季高考模拟录取工作安排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2020年1月2模拟录取工作安排•一、模拟考试成绩公布和划线工作•目前,模拟考试评卷工作已经结束,原始成绩和等级分数转换工作已经完成。考虑到1月8日英语听力考试,拟定于1月9日下午17点前公布考生模拟考试成绩、位次及各类分数线。另外,公布模拟考试总成绩一分一段表、公布前三年各院校专业(分文理)录取平均分、最低分和相应位次等信息,供考生做模拟填报志愿参考。•二、模拟招生计划编报与查询•2020年拟在鲁招生高校已按要求编报提供了模拟招生计划。省招考院正在整理汇总,拟于1月10日开放志愿填报辅助系统,供考生查询模拟招生计划以及考生在不同选科要求组合中所有考生的位次信息,开展模拟志愿填报演练。15日正式开始填报模拟志愿。3模拟录取工作安排•三、各批次分数线的划定•(一)普通类。•根据考生模拟考试总成绩,按照普通类本科模拟招生计划数的1:1.2划定普通类一段线(这是部分考生首先填报本科志愿的资格线);按照普通类本、专科模拟招生计划总数和生源情况划定普通类二段线(这是高校录取的最低控制线);按照普通类本科模拟招生计划数的1:0.5划定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二)艺术类。•艺术类本科文化控制线以普通类一段线为基数,按教育部规定的各专业类别的比例划定;艺术类专科文化控制线与普通类二段线相同。•(三)体育类。•根据考生模拟考试总成绩,按照体育类本科模拟招生计划数的1:1.2划定体育类一段线;按照体育类本、专科模拟招生计划总数和生源情况划定体育类二段线。4问题解释为什么实施分段划线、不再划定本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一是“专业(专业类)”志愿模式下,无法简单地面向所有专业(专业类)统一划定一条本科线和专科线。在往年采用以学校为志愿填报单位时,录取也以学校为单位,一个学校只有文理类各一条录取线;改革后采取“专业(专业类)+学校”志愿填报方式,高校有选考科目要求,投档时以专业为投档单位,一条本科或专科分数线将很难涵盖所有的专业录取线。故不采用“一刀切”方式划定一条本科和专科线,而是通过分段方式,柔性地将考生划分为两部分,淡化本专批次界限,给考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增加考生的选择权,也可以更好的保证选报人数较少的专业顺利完成招生计划。二是确保有序投档录取。分为两段线,让一段线和二段线的考生依次填报志愿,一段线考生首先填报本科志愿,基本使较高分数的部分考生不至于因志愿填报不当而落差太大,即使第一次没有被本科录取也可继续填报剩余本科计划,同时也可避免高水平大学专业间分差过大。三是创造条件逐步减少录取批次。这是《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的导向之一。由截然分开的本科批、专科批,到淡化本专科界限的段线划分,到适当减少录取批次提供经验探索。(一)普通类录取方案5模拟录取工作安排•四、志愿设置及填报时间•(一)普通类。•1.提前批。实行以学校为单位的志愿模式。•考生填报1次志愿,可填报1个院校志愿及“是否服从院校调剂”选项,院校志愿含6个专业志愿及“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公费师范(医学、农科)生可填报16个专业志愿及“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普通类一段线上考生可填报本科志愿、或专科志愿(但是只能填报1个院校志愿);普通类一段线下考生可填报专科志愿(包括二段线下考生,给全部考生提供模拟机会)。(填报时间:1月15日)。•2.常规批。实行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模式,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安排2次志愿填报,考生每次填报志愿的数量最多不超过96个。第1次志愿填报由普通类一段线上考生填报本科志愿,第2次志愿填报由普通类一段线下所有考生填报专科志愿(说明:因为模拟志愿填报是全部填报完毕后再组织模拟录取,高校不提供剩余本科计划,故在这里只提供专科计划供填报使用,仅用于熟悉流程)。(第1次志愿填报时间:1月16-18日;第2次志愿填报时间:1月19-21日)6常规批志愿每次填报数量设为96个,是如何考虑的?在常规批将志愿填报数量设置为96个,这是根据我省实际,参考浙江、上海的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