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肾小球滤过的概念肾小球滤过的概念::是指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水分和小分子溶质透过肾小球滤过膜而进入肾小囊腔形成肾小球滤液(即原尿)的过程。原尿就是血浆的超滤液1原尿血浆超滤液微穿刺实验证明,原尿就是血浆的超滤液。23成份血浆原尿终尿终尿浓缩倍数水9009809601.1蛋白质800.30葡萄糖110钠3.33.33.51.1钾0.20.21.57.5尿素0.30.32060尿酸0.020.020.525肌酐0.010.010.4400血浆、原尿和终尿的主要成分比较(g/L)4(一)滤过的结构基础—滤过膜1、机械屏障2、电学屏障51、机械屏障:由滤过膜中三层结构的孔道大小构成。作用:作用:机械屏障对物质大小起选择性通透。分子量≥70000,有效半径≥3.6nm大分子物质完全不能滤过;分子量<6000,有效半径<1.8nm小分子物质完全可以滤过。6滤过膜的组成(2)中间层是非细胞的基膜层:*基膜层是由水合凝胶构成的微纤维网结构,有许多4-8nm的多角形网孔,可决定通过基膜的分子大小,大分子的蛋白质很难通过基膜。(3)外层是肾小囊的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具有足突,足突间有小的裂隙,裂隙上有滤过裂隙膜,膜上有直径4-14nm的孔,是滤过的最后一道屏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肾小囊上皮细胞(足突)(1)内层是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上面有许多直径50-100nm的窗孔,可防血细胞通过。是滤过膜的主要屏障782、电学屏障:主要限制刚能通过滤过膜孔道的带负电荷的大分子物质滤过。如分子量为69000,有效半径为3.5nm的血浆蛋白.作用作用:对带不同:对带不同电荷电荷的物质进行选择性通透。的物质进行选择性通透。9(二)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是液体滤出的动力;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10125ml/min,180L/125ml/min,180L/日,相当于体重的日,相当于体重的33倍。倍。11、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GFR)(GFR)22、滤过分数、滤过分数概念:概念:与肾小球滤过功能有关的几个重要概念与肾小球滤过功能有关的几个重要概念单位时间内单位时间内两两肾生成的肾生成的原原尿量。尿量。概念:概念:肾小球滤过率与每分钟肾肾小球滤过率与每分钟肾血浆血浆流量之比。流量之比。125/660×100%=19%125/660×100%=19%(肾血浆流量为(肾血浆流量为660ml/mi660ml/minn))肾小球滤过率是指每分钟A一个肾单位生成的原尿量B一个肾脏生成的原尿量C两肾生成的原尿量D两肾生成的终尿量E一个肾脏生成的终尿量滤过分数指下列哪一项的比值A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B肾血浆流量/肾血流量C肾血流量/肾血浆流量D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E肾血流量/心输出量11(三)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前提条件:足够的肾血浆流量前提条件:足够的肾血浆流量滤过动力:有效滤过压滤过动力:有效滤过压结构基础:滤过膜结构基础:滤过膜12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压+血浆胶体渗透压)((1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BP在80-180mmHg范围内时,cap压相对稳定,GFR基本不变。●BP<80mmHg时,cap压下降,GFR↓→少尿●BP<40-50mmHg时,GFR=0,无尿。(如大失血、休克)●BP在短时间内>180mmHg→cap压↑,GFR↑→多尿(如输入大量的等渗溶液)●高血压病晚期,入球小动脉硬化、狭窄→cap压下降,GFR↓((22)血浆胶渗压:)血浆胶渗压:因疾病或快速输入大量生理盐水因疾病或快速输入大量生理盐水时,血浆蛋白浓度时,血浆蛋白浓度↓,,GFRGFR↑。。((33)肾小囊内压)肾小囊内压::当肾小管梗阻时出现显著增加,如当肾小管梗阻时出现显著增加,如结石、肿瘤压迫等→输尿管阻塞→囊内压↑→有效滤过压↓→GFR↓1、有效滤过压1322、肾血浆流量、肾血浆流量————对滤过率有很大影响异常应激状况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肾血流量和肾血浆流量显著减少(血流要供应脑等重要脏器),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143、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和滤过面积滤过膜的通透性和面积在正常情况下较稳定,只有在病理状态才发生改变而影响尿的成分,归纳如下:①肾炎时,基膜损伤破裂、负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