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行业低温余热综合利用项目方案2019.01南京2汇报提纲1项目背景3项目实施模式2项目改造内容简介4项目可行性分析4项目技术方案4经济效益分析3一、项目背景石家庄炼化分公司800万吨油品质量升级项目于2014年8月17日投入运行,项目新增500万吨常减压、220万吨催化裂化、150万吨渣油加氢等14套装置。新区配套建设热媒水回收系统一套,回收120万吨/年重整、150万吨/年渣油加氢、150万吨/年S-ZORB和硫磺等装置的低温余热,所回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预热除盐水,其余没有被有效利用。此外蜡油加氢、酸性水汽提和溶剂再生装置仍有大量低温热未被回收利用。石炼生活区及周边社区冬季采暖热源为从厂区供给的1.0MPa蒸汽,采暖成本较高、最冷时供暖热源不足,能量利用不合理。4二、项目改造内容简介项目改造内容包括装置内换热改造、热水发电系统、热水制冷系统以及催化、常减压、双脱装置内制冷水利用改造、热水站改造和炼油新区热水管网等。在采暖季利用炼油新区装置内过剩的低温余热满足石炼化生活区及周边部分社区的供暖负荷,在非采暖季,利用余热制冷机组产生7℃冷水送至催化装置、常减压装置和脱硫、脱硫醇装置替代循环水加以利用;同时,通过设置ORC热水发电机组利用温位较高的重整装置低温余热进行发电;5三、项目实施模式本项目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项目合作方是中石化绿源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06年12月由中石化新星石油公司与冰岛奥卡公司合资成立。目前公司注册资本5.05亿元,主要从事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碳资产咨询管理,节能技术服务及地热资源产业化开发与研究,以地热供暖为主,目前在陕西咸阳、河北保定、山东乐陵、商河等地区已实施多个供暖项目。6四、项目可行性分析受工程、技术经济及热力学规律的制约,新区各装置在各单元优化换热系统的前提下,仍有一部分低温热在装置内无法利用。各装置低温余热分布如下:序号介质名称流量,t/h热水温度,℃热量进口出口MW1150万吨/年渣油加氢处理装置18651000.732150万吨/年S-ZORB装置2106510910.753硫磺和溶剂再生装置20065956.984重整装置59665102.525.995总可用热量102444.457四、项目可行性分析在炼油新区集中设置了一座热水站,换热水的温度为65℃,热水站对外供应90-100℃热水,设计工况下共提供约1024t/h热水,回收热量约44.45MW;热水站供应的热水用于厂区建筑采暖、除盐水余热、新区装置伴热及储运罐区和管网加热使用。序号介质名称流量,t/h热水温度,℃备注进口出口1新区部分建筑物采暖1390652液化气罐区3090653装置伴热5090654中水2909065本次设计改造采用循环水替换5预热除盐水4409065调整为利用渣油加氢余热加热总热量/总热水量合计53390658四、项目可行性分析通过优化调整后热水负荷只有93t/h,其余931t/h热水未被利用。除了上述已经通过热媒水换热送出的低温热量,炼油新区的溶剂再生装置、酸性水汽提装置以及渣油加氢和蜡油加氢装置仍有大量低温余热可以加以利用。序号介质名称流量,t/h热水温度,℃热量备注进口出口MW1渣油加氢分馏塔顶汽903.4预热除盐水2溶剂再生系列一酸性气14754.690.46.13溶剂再生系列二酸性气14254.690.45.94蜡油加氢分馏塔顶汽13654.690.45.75酸性水汽提塔顶16254.690.46.7总水量和总热量58724.49四、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实施的其他有利条件:1、炼油新区全年均有大量低温余热未加以有效利用,需要循环水换热器和空冷器冷却,低温热量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还要消耗电能和循环水,具有极大的利用潜力。2、石炼化家属区现有约55万m2的供暖面积,目前采用30-35t/h1.0MPa蒸汽供暖采暖成本高、供暖量不足,能量利用不合理。近期生活区还有50-60万m2的临近社区有待依托炼厂供暖。3、炼油新区低温热系统在重整、S-Zorb和加氢等装置内取热系统的换热器和管线已经同步实施,受投资限制,原规划的余热发电和余热制冷项目没有同步实施,但热水站南侧有较大预留位置,可作为余热发电和余热制冷机组的建设场地。10五、技术方案1、低温余热发电重整装置可送出102.5℃热媒水596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