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家兔的给药、采血热原实验【目的要求】1、熟悉家兔的各种给药方法;2、掌握家兔的耳缘静脉采血;3、了解家兔热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临床上在进行静脉滴注大量输液时,由于药液中含有热原(注射剂中含有热原量达1ug/kg就可引起不良反应),病人在0.5~1.0h内出现冷颤、高热、出汗、昏晕、呕吐等症状,高热时体温可达40℃,严重者甚至可休克,这种现象称为热原反应。引起热原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注射液或输液器中污染的热原所引起的。热原的致热量因菌种而异,如革兰阴性杆菌致热能力最强;由于注射途径不同,引起发热的程度也有所差异。由于家兔对热原的反应与人基本相似,目前家兔法仍为各国药典规定的检查热原的法定方法。家兔体温变化十分灵敏,最易产生发热反应,发热反应典型、恒定,因此常选用家兔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反应过程:热原-白细胞-吞噬-白细胞崩解,释放内源性致热源-作用与体温调节中枢-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体温上升。内源性致热源又称白细胞致热源,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等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使调定点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必须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发出冲动,并通过垂体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或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阵缩,使产热增多;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停止排汗,散热减少。这一综合调节作用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引起发热。【动物与器材】家兔(每组2只:1只用于热源实验,1只练习给药、采血和麻醉等)、台秤、动物肛门体温计、注射器、0.9%戊巴比妥钠、生理盐水、伤寒-副伤寒四联菌苗、2%2、4—二硝基酚、10%蛋白胨、消毒脱脂牛奶。实验内容(1、家兔给药、麻醉)1、静脉注射兔耳部血管分布清晰。兔耳中央为动脉,耳外缘为静脉。内缘静脉深不易固定,故不用。外缘静脉表浅易固定,常用。先拔去注射部位的被毛,用手指弹动或轻揉兔耳,使静脉充盈,左手食指和中指夹住静脉的近端,拇指绷紧静脉的远端,无名指及小指垫在下面,右手持注射器连6号针头尽量从静脉的远端刺入,移动拇指于针头上以固定针头,放开食指和中指,将药液注入,然后拔出针头,用手压迫针眼片刻。2、皮下注射注射时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提起皮肤,将连有5(1/2)号针头的注射器刺入皮下。注射部位一般是在兔背部或耳根部注射。3、肌肉注射应选肌肉发达,无大血管通过的部位,一般多选臀部。注射时垂直迅速刺入肌肉,回抽针栓如无回血,即可进行注射。4、腹腔注射用家兔做实验时,进针部位为下腹部的腹白线离开1cm处。实验内容(2、家兔采血)11))耳缘静脉采血:将兔麻醉后固定,拔去耳缘静脉局部的被毛,消毒,用手指轻弹兔耳,使静脉扩张,用针头刺耳缘静脉末端,血液即流出。本法为兔最常用的采血方法,可多次重复使用。2)颈静脉采血:将家兔麻醉后固定,剪去一侧颈部外侧被毛,作颈静脉或颈动脉分离手术,用注射器即可抽出所需血量。也可插入导管,反复采血。33))耳中央动脉采血:在兔耳中央有一条较粗的、颜色较鲜红的中央动脉。用左手固定兔耳,右手持注射器,在中央动脉的末端,沿着与动脉平行的向心方向刺入动脉,即可见血液进入针管。由于兔耳中央动脉容易痉挛,故抽血前必须让兔耳充分充血,采血时动作要迅速。采血所用针头不要太细,一般用6号针头,针刺部位从中央动脉末端开始,不要在近耳根部采血。4)心脏采血:穿刺部位在第三肋间胸骨左缘1mm处,选心跳最明显的部位把注射针刺入心脏,血液即流入针管。心脏采血时所用的针头应细长些,以免发生采血后穿刺孔出血。实验内容(3、家兔热源实验)【方法与步骤】取适用家兔2只(提前停食12小时:降低家兔体能,加速应激反应发生),称量体重(1.5-3.0㎏)后,用肛门体温计测量家兔的正常体温(38.0~39.6℃),一般测量两或三次,温差不得超过0.4℃。采用以下方法之一进行热源实验:1)于15min内自家兔耳缘静脉缓慢注射规定剂量(1.0~2.0ml/kg体重)伤寒-副伤寒四联菌苗,(供试菌苗温热至37℃,含量应不低于10亿/ml);2)皮下注射规定剂量(1.0ml/kg体重)2%的2、4—二硝基酚溶液(配制2、4—二硝基酚溶液时,需加10%NaOH少许,使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