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建筑调研报告 一、 概述 二、 徽式古民居特点 (一)枕山环水 (二)讲求美学意蕴 (三)内部构造别有洞天 (四)细部构造特点 三、古祠堂特点 四、古牌坊特点 五、结束语 前言 1、报告目的 全面了解徽式建筑的风格和细部特点。 2、编制时间 2014 年 5 月 23 日-2014 年 5 月 26 日 编制人: 学号:班级: 3、资料来源 1)特色建筑网站 2)相关建筑书籍 3)实地考察 一、概述 徽式建筑是徽州的一大标志,至今还保存着数量惊人的古建筑,蔚为壮观;民居精致,祠堂高矗,牌坊肃穆,""在经历了许多人为破坏和岁月打磨后,幸存的徽州古建筑淡定地矗立着,展现的是惊心动魄的沧桑和精神意蕴的恒久。 徽式建筑主要流布于古徽州的“一府六县”,及其周边的一些地方,如现在的 XX 市 XX 县区、XX 市的 XX 县区、XX 市的XX 县区、附近的 XX 县区、青阳等地,另外如江苏的扬州,金陵,浙江的杭州,金华,江西的婺源、景德镇等地也受古徽州建筑之风吹拂。如今留存下来的徽式建筑,大多是明清时期的,相对而言,在装饰上,明代的古建筑崇尚简洁明快,而清代的讲究精细繁复。古老的徽州建筑,不仅具有使用功能、旅游开发价值,还具有历史、文化、科技研究价值,以及审美和收藏价值。 徽式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古代徽州建筑在成型的过程中,受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显示出较鲜明的区域特色,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宗祠、牌坊等建筑实物中。徽式建筑不论是在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二、徽式古民居特点 (一)枕山环水 徽州古民居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演变和多少代人的努力,终于形成了民居星罗棋布、村落远近相望的景象。其规模之盛,风格之突出,品味之高,是中国其他地方所难以媲美的。 徽州古民居的整体选址讲究因地制宜,依山傍水。具体到各个居所则又讲究枕山、环水、面屏、朝阳,但受风水意识的影响,徽州民居虽然枕山环水,但又不能开门见山,故在房屋等建筑的门外或门内建造一堵上雕有吉祥花鸟、灵兽等寄托着人们一些愿望的照壁,以起到挡风、遮蔽视线的作用。 (二)讲求美学意蕴 徽州古民居是点、线、面的巧妙组合,黛瓦、粉壁、马头墙是徽州古民居外造型的三大特征,除此之外在一些大的民居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