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度高三年级第四次调研测试 语文(答案在最后)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作为百年党史的一部分,中国对外援助自1950年以来,历经70余年风雨,已向16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数千个成套和物资援助项目,开展上万个技术合作和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培训各类人员40多万人次。从坦赞铁路到喀喇昆仑公路,从杂交水稻到菌草,从青蒿素到新冠肺炎疫苗,中国援助不仅有力推动全球发展车轮滚滚向前,也生动诠释了大党大国的担当。 中国援外是朋友之间的相互帮助,既积极促进受援国民生改善、经济发展,也为我国发展、人民幸福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成为促进贸易投资、深化务实合作的重要路径。中国援建的大批公路、铁路、港口、通信等项目,推动受援国发展能力提升,激发了其对华贸易增长,带动了大量中国企业、品牌、产品、技术“走出去”“扎下根”,国际市场得到拓展,产供链更加强韧。中国援助带动数倍社会融资投入,助力柬埔寨金港高速公路建设。中国帮助建设的中老铁路迄今已发送货物500余万吨,其中跨境货物80余万吨,中国已有30个省区市开行跨境货运列车,货物涵盖2000余种商品。万象至昆明运输成本下降 40%-50%,为区域物流保通发挥特殊作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立足国家发展取得的瞩目成就,中国援外“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对接发展中国家国情与发展意愿,广泛开展智援,分享符合受援国需要的治国理政经验,减贫、反腐等中国经验赢得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认同与支持,“求知哪怕远在中国”的阿拉伯古谚成为新时尚。 尤为重要的是,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外交思想为中国援外提供了根本遵循,是中国为全人类发展进步作出的新的伟大贡献.习近平主席在6月24日举行的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期间,宣布成立全球发展促进中心、把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整合升级为“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这些援外重大成果,为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联合国 2030年可持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