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无前例大迁徙 1 史无前例大迁徙 教学目的: 1.了解农民工这一特定人口迁徙现象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农民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独特贡献。 2.学习课文用史实和数据说明问题,用社会发展规律来解读社会现象的写作方法。 3.学习农民工这一群体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吃苦耐劳、顽强拚搏的精神。 教学课时: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迁徙:从一处搬到另一处。泛指某种动物或鸟类中的某些种类,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 提到迁徙行为你想到什么? 一、动物类大迁徙:角马斑马大迁徙(陆地),马哈鱼洄游(水中),大雁迁徙(空中)。 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在陆地,每年 7月底,随着旱季的来临,数以百万计的角马、斑马等食草野生动物就会组成一支迁徙大军,浩浩荡荡从非洲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向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进发,寻找充足的水源和食物。这是一段3000公里的漫长旅程,途中不仅要穿越狮子、豹埋伏的草原,还要跨越布满鳄鱼、河马的马拉河,在路途中,上演着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狂野、惊险和悲壮、残烈的瞬间被演绎得淋漓尽致。有大批的角马将死在路上,但同时也将有大批小角马在途中诞生。因此,这也是自然界最伟大的迁徙旅程。中国中央电视台2013年 7月22日大型直播“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特别节目。 电视宣传片的目的在于唤醒世人关怀地球,保护动物,同时向人们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尊天重地,敬天爱人。 大马哈鱼洄游:在海洋中,每年秋风一开始刮的时候,中国的乌苏里江里聚满了大马哈鱼。长达 4800公里的艰难跋涉路上,大麻哈鱼洄游路上遭遇强敌熊的阻击,数亿只红蟹的迁徙之路。其中以大马哈鱼等进行的溯河产卵最为艰苦,它们往往需要不断地顶水游泳几千公里,一路上还要克服急流、浅滩等种种困难,体力消耗极大,以至于在到达产卵场产卵之后,大多数衰竭而死,能生还海中者寥寥无几,所以它们一生中只繁殖一次。(从由海洋洄游到江河中,还有的由江河洄游到海洋中)悲壮 大雁:天空中,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每当秋冬季节,它们就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它们经过长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大雁的飞行速度很快,每小时能飞68~90公里,几千公里的漫长旅途得飞上一两个月。在长途旅行中,雁群的队伍组织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