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远程教育新模式走在*市*镇平坦宽阔的乡间公路上,连片的板栗基地生机勃勃,令人惊叹。成立于20*年7月、拥有7500亩板栗种植面积的*板栗专业合作社,网络周边板栗种植农户370余户,年产板栗100万公斤,年销售收入300多万元,户平增收3000多元。如今只要跟板栗种植户拉起家常,大家纷纷说:“有了党支部、合作社、远教点,我们的板栗再也不愁销了”,“农民致富路上走,党支部、合作社、远教点是帮手”。合作社里建站点,助推产业升级*镇资山村地处枣东南丘陵地区,距*中心集镇8公里,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323户1567人,党员47人,耕地面积770亩,山场面积9000多亩。资山村历来有种植板栗的习惯,是远近闻名的板栗专业村。为了推动板栗产业的发展,20*年7月,*镇立足资山村注册成立了*板栗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上联政府、下联农户、外联市场,提高了板栗种植户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板栗种植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但由于种植管理水平比较落后,板栗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种植户收入增长缓慢。20*年,全市全面启动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镇党委根据资山板栗产业发展布局情况,及时在合作社建立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点,为农户增产增收服务。接收站点建成后,合作社聘请了2名管理员,利用远程教育网络,组织板栗种植户到播放室学习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指导生产。同时,根据种植户的需要,从网上查找下载各种技术资料,并将其制作成光盘,免费借阅给种植户反复学习,以便进一步掌握板栗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板栗品质,扩大板栗种植面积。农户屈伶波试着在板栗园里套种花生,结果花生得了一种奇怪的病,控旺的“甲硝唑”打了一遍又一遍,花生就是疯长不坐果,眼看着投资成为泡影。屈伶波急的团团转,他找到了接收点管理员严安,经过严安从远程教育网上查询,明白了这是因为板栗和花生两种作物隔茬用药造成的,随后迅即按照远程教育网上学到的防治方法,把打板栗用药和打花生用药分开,终使板栗套种花生获得成功并获利2000多元。如今,尝到第1页共3页甜头的屈伶波逢人便说远程教育好。远程教育站点的建立,为*镇板栗产业的提档升级插上了翅膀。板栗种植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板栗种植面积由去年的6000亩发展到现在的7500亩。目前,合作社正在建设板栗贮藏冷库,准备引进一家板栗罐头加工厂,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合作社里建支部,彰显组织优势在远程教育的推动下,加入合作社的板栗种植户越来越多,其中有不少党员种植户。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组织引导板栗种植户的任务日益繁重。如何把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与推进板栗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如何更好地发动和组织群众做强做大板栗产业。成为镇党委和合作社面临的新课题。镇党委经过深入调研后认为:在合作社内具有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等方面优势的组织只有党支部。为加强合作社党建工作,经合作社和资山村党支部申请,镇党委批准成立了*板栗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班子成员由资山村“两委”班子成员兼任,共12名党员。合作社党支部组建后,本着“服务合作社、服务农户、服务发展”的宗旨,一方面积极构建销售网络,切实为板栗种植户提供“三包四统一”(包种植设计、包管理技术、包防病治虫,统一引种、统一施肥、统一贮藏、统一销售)服务,及时解决种植户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远教优势加强党员政治理论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促使党员在推进板栗产业发展中保持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合作社董事长、党支部书记张长顺,是合作社的种植大户。他经常到远程教育播放室学习,加上勤动脑、能钻研,积累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在他现有的1200亩板栗园里,他总留出100亩用于品种改良试验,试验成功之后再推广到其他种植户,消除了其他种植户品种改良的后顾之忧。以张长顺为代表的党员种植大户通过技术示范、技术帮扶等方式,累计帮助数百板栗种植户实现了增产增收,其中周明成、邹树兰等10多个贫困户依靠科学种植板栗走上了致富之路。坚持“三位一体”,奏响和谐新曲第2页共3页板栗合作社建起远教点、党支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