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诱 美国。市郊的荒芜沙漠里,警官大卫.米尔斯拔出枪对准了嫌疑犯约翰.杜。另外一名老警官威廉.沙摩塞在旁边苦苦劝说他不要开枪:“如果你杀死他,他就赢了。”米尔斯经过苦苦挣扎,最后还是一枪爆了杜的头。 这是电影《七宗罪》的大结局。 连环变态杀人犯杜,连续犯下五桩罪行,分别是: 因为贪食(Gluttony)而死的肥胖男子。 因为贪婪(Greed)而死的富有的辩论律师。 因为懒惰(Sloth)而被绑床上一年奄奄一息的男子。 因为淫欲(Lust)而死的嫖客。 因为傲慢(Pride)而死且被毁容的模特 最后杜杀死了米尔斯怀孕的美丽妻子,声称自己犯了嫉妒(Envy)的罪,米尔斯痛苦挣扎之下也如他所愿,因为愤怒(Wrath)枪杀了杜,也完成了杜的最终计划——七宗罪。贪食、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愤怒。这就是 13 世纪道明会神父圣多玛斯·阿奎纳列举出人类 7 种原罪恶行的表现。人类一切罪恶,皆由这 7 宗黑暗的欲望所致。 放轻松,今天这里没有宗教变态连环恐怖杀人犯,也没有 7 位受害者,但有样东西依然存在,那就是贪食、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愤怒的,7 宗罪。 7 宗原罪,7 个弱点。 这个时代没有圣人,如果你是,请绕道。 欲望是人的本性,欲望带来需求,需求需要满足。这就是市场营销的基本规则,你想要的,我满足你。你不那么想要的,我逼着去满足你。其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可能最无用的就是“满足”二字吧。 人的本性是罪恶,不止 7 项,可能有 70 项 700 项那么多,而商家的行为,也就是满足这7 项 70 项乃至 700 项罪恶的过程。 如果你贪食,我给你美味。 如果你贪婪,我给你免费。 如果你懒惰,我送货上门。 如果你傲慢,我送你身份。 如果你嫉妒,我让你更美。 如果你愤怒,我赠你平静。 如果你好色,我… 我总有办法。 像你看到的,罪恶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我找不到满足你罪恶的办法。 可是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学会劝诱? 因为满足的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可惜的是,满足欲望的过程并不像饿了吃饭、渴了喝水这么一帆风顺。无论是作为商家,还是消费者,似乎双方总是配合的不那么顺利,总是有些欲去还留的味道。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 人会主观掩饰自己的罪恶。 这是一种本能,没有人会承认自己是一个贪婪的无底洞,也没有人会承认自己是一只傲慢的孔雀。相反的,人总是觉得自己性本善,自我暗示成一个高大全的形象,百毒不侵。 二、 人往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