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1 基本规定 1 .1 二级检查一级验收 测绘成果质量通过二级检查一级验收方式进行控制,测绘成果应依次通过测绘单位作业部门的过程检查、测绘单位质量管理部门的最终检查和项目管理单位组织的验收或委托具有资质的质量检验机构进行质量验收。其要求如下: a) 测绘单位实施成果质量的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过程检查采用全数检查。最终检查一般采用全数检查,涉及野外检查项的可采用抽样检查,样本以外的应实施内业全数检查; b) 验收一般采用抽样检查,验收单位应对样本内的单位成果进行详查,必要时可对样本以外的单位成果的重要检查项进行概查; c) 各级检查验收工作应独立、按顺序进行,不得省略、代替或颠倒顺序。 d) 最终检查应审核过程检查记录,验收应审核最终检查记录。 1 .2 检查验收依据 a) 验收执行的规范; b) 抽检项目所依据的生产技术标准; c) 有关的测绘任务书、合同书; d) 成果生产技术设计书。 2 抽样检查程序 2 .1 确定样本量 根据规范确定成果的样本量。测绘成果的批量可能较大,要分批进行划分为若干个独立批次,并按简单随机抽样方式抽取其中一个批次进行检验,从而确定批量大小。 批量 样本量 批量 样本量 1~20 3 101~120 11 21~40 5 121~140 12 41~60 7 141~160 13 61~80 9 161~180 14 81~100 10 181~200 15 批量超过200 时,应先进行均匀分批,批次数应最小,然后进行抽样 2 2 .2 抽取样本 样本应分布比较均匀。确定样本后,必须有两个检验人员和一个生产单位代表签名确定。 2 .3 检验样本 2.3.1 详查 根据各单位成果的质量元素及检查项,按有关的规范、技术标准和技术设计的要求逐个检验单位成果并统计存在的各类差错数量,评定单位成果质量。 2.3.2 概查 概查是指对影响成果质量的主要项目和带倾向性的问题进行的一般性检查,一般只记录 A 类错漏和普遍性问题。若概查中出现 A 类错漏或 B 类错漏较多时,则判成果概查为不合格。否则,判概查为合格。 2.3.3 当检查中发现 A 类错漏时,成果的检验工作终止进行,判定批成果质量不合格。 2 .4 评定样本质量 2.4.1 当样本中出现不合格单位成果时,评定样本质量为不合格。 2.4.2 根据单位成果的质量得分,按算术平均方式计算样本质量得分,评定样本质量等级。 2 .5 批质量判定 2.5.1 当详查或概查中发现伪造成果现象,均判为批不合格。 2.5.2 生产过程中,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