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 七大手法培训资料 前言:优良的品质是靠科学的方法管理出来的,QC 七大手法正是现场品质管理最常用的科学的工具之一。 第一种手法:排列图 排列图是指:将问题的原因或是状况进行分类,然后把所有的数据由大到小排列后,所绘出的累计柱状图。 它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巴雷特(Vifredo Pareto)在分析社会财富分配状况时发现的,大部分的财富集中在少部分手中,为此他设计出能够反映这种规律的图,所以也有人称为“巴雷特图”或“柏拉图”,后来有美国人裘兰(Joseph Ju ran)博士加以推广使用。 1. 作用: 在现场众多的不良品问题中,找出关键的前几名,以便决定今后管理工作的重点。 2. 作成方法: ① 列出所有不良项目,并收集相应时期的数据。 ② 按数据大小,排列不良项目。 ③ 设定坐标系,填上坐标值,坐标值要能反映蛭大、最小数据左纵坐标为不良数据,右纵坐标为不良率累计百分比,横坐标为不良项目。 ④ 按数据多少,绘出术状图,并在其 X 轴下方记入项目。 ⑤ 计算各项目所占比例,累计后将其值记入坐标系中。 ⑥ 将各比例点连接起来,一直到100%。 ⑦ 记和图名、作成者、长、作成时间等相关内容。 例如,某厂 T550 录音机 1998 年 3 月份,工序内不良的发生情况如下: NO 不良项目 数量 累计 1 抖晃 87 41.00% 2 音量小 42 60.80% 3 R键不锁定 31 75.50% 4 K盖伤痕 21 85.40% 5 共振 13 91.50% 6 播音失真 10 96.20% 7 其他 8 100.00%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画得如下排列图: 通过排列图,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头4位不良,占了总不良的80以上,根据抓大放小、针对关键的原则,1998年4月起的主要管理重点,应为头4项,而其他3项则暂不予理会。 3. 该方法实战时注意事项: ① 重点管理占80%的前几项不良,其他剩余的项目并非全然不予理会,当前几项不良消失后,后几位又升上来,成为必须重点0102030405060708090100抖晃 1音量小 2R键不锁定 3K盖伤痕 4共振 5播音失真 6其他 7T550 录音机 3 月份不良排列图 0% 20% 40% 60% 80% 100% 120% 87 42 31 21 13 10 8 41% 61% 76% 85% 92% 96% 100% 长 担当 何 陈 对策的不良。 ② “其他”一栏的数据一般不能超过20%,否则便要再往下细分。 在现场管理中,此图通常在不良品的等级、种类、数量、损失金额、原因的分析上用的较多。 二、第二种手法——因果图 因果图是指: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