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QC 小组活动基本知识 1、QC 小组的概念 Q C 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2、世界开展 QC 小组活动情况 (1)1962 年日本首创 Q C 小组。 (2)有 70 多个国家开展 Q C 小组活动。 (3)全国 Q C 小组代表会。 中国自 1978 年开始从日本引进全面质量管理,作为质量管理四大支柱之一的 Q C 小组同时被引入。 1978 年 9 月北京内燃机总厂诞生了第一个 Q C 小组,同年 12 月该厂召开了第一次 Q C 小组成果发表会。1979 年 8月 24 日至 31 日,原国家经贸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一次 Q C 小组代表会。 (4)国际 Q C 小组代表会 1997 在中国召开。 3、小组活动内容与范围 (1)选题范围: 提高质量、提高效率、提高效益、降低消耗、提高人员素质。 (2)参加人员:所有人员,领导、管理人员、一线员工。 (3)方法:PDCA。 (4)应用工具:统计技术。 (5)活动过程:全组成员参加,集体智慧。 4、QC 小组课题类型(组建形式) (1)现场型: 通常 以稳定生产工序质量、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生产环境为选题范围,课题较小,难度不大,活动周期短,是小组成员力所能及的,比较容易出成果,经济效益不一定大。 (2)攻关型: 通常以解决技术关键问题为选题范围,课题难度大,活动周期较长,需投如较多的资源,通常经济效益显著或带来重大的技术更新换代。 (3)管理型: 通常以提高业务工作质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为选题范围,课题有大有小,如只涉及本部门具体管理业务工作方法改进的课题就小一些,而涉及多个部门协作的课题就大些,课题难度不尽相同,效果也有较大差异。 (4)服务型: 通常以推动服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为选题范围,课题较小,活动时间不长,见效较快。这类课题的成果虽然经济效益不一定大,但社会效益往往比较明显。 以上四种类型又称为问题解决型。 (5)创新性 通常 Q C 小组成员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创新的方法,开发新产品(项 2 目)、新方法、实现预期目标的课题。 5、QC 小组活动课题分类 7、QC 小组成果分类 (1)无型成果: A 课题类问题解决型 现场型 服务型 攻关型 管理型 问题达成型 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