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行业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生猪行业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一、生猪交易模式的演变 在国内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家家户户养猪,在满足自用之余,直接卖给专业的屠宰户,屠宰户宰杀买肉。这种最初的模式,极为分散,难以监管,食品安全没有保证,目前已基本消失。 1997 年,国家颁布《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行定点屠宰,全国各地建立定点屠宰厂。目前,我国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约 1.5 万家,其中年屠宰能力在50 万头以上的大型屠宰企业约 2000 家,占比不到15%,其余中小企业有1 万多家。 实行定点屠宰以后,由于管理比过去严格,屠宰厂收猪时检验检疫、定级、结算等程序比较复杂,从而催生了专业收猪人和猪经纪行业。养猪人、收猪人或猪经纪、屠宰厂以及饲料、兽药经销商等,共同构成生猪产业链,生猪交易市场也日益发展壮大。 生猪交易市场是在固定的地方集中开展生猪现场交易,交易完毕 后再 运 输 到不同地区 屠宰场,主 要 发挥 着 跨 区 域 的生猪调 运 功 能。一方面 在生猪调 出 大县 集中收购 ,通 过生猪交易市场交易后运 输 到大城 市。另 一方面 ,职 业猪贩 从外 地贩 运 来 的猪,也在这里 集中交易。生猪交易市场分布在全国各养猪大省 ,包 括 东 北 三 省 、华 北 的内蒙 、生 猪 行 业 市 场 现 状 及 前 景 分 析 --第 1页生 猪 行 业 市 场 现 状 及 前 景 分 析 --第 1页 生猪行业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京、津、冀、晋,华中的豫、鄂、湘、皖、赣,华东的苏、浙、沪、鲁、闽,华南的粤、桂、琼,西南的渝、藏、云、贵、川,西北的陕、甘、宁、青、新。 随着生猪养殖和屠宰行业不断的集约化发展,大型屠宰场有机会直接对接规模化养殖场,按约定计划养殖供应,逐渐发展出合同猪模式。合同猪模式在保证品质、保障供应以及抵御市场波动风险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在合同猪模式日益成熟的基础上,产生了以合约订单为标的的生猪期货交易。 生猪期货交易最早出现在美国。1966 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推出生猪期货合约,1977 年改为瘦肉猪期货,并将交割方式从实物改为现金交割。1995 年开始瘦肉猪期货期权合约交易。随后,德国、韩国相继出现生猪期货交易。 在国内,2008 年大连商品交易所制订出台了《生猪交割质量标准》和《生猪交割质量检测技术规程》。2010 年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推出生猪远期交易合约。2011 年中国重庆(荣昌)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