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活动场建设报告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我县非公有制企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越来越多地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蓬勃发展,努力扩大党组织在非公企业领域的覆盖面,增强全县非公有制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开展调研工作的要求,我们就重点工作进行了再梳理、再总结。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非公企业及党组织建设情况:(一)自然情况。全县共有非公有制企业80户,其中从业人数50人以下的64户、50至99人的11户、100人以上的5户;有从业人数3014人。(二)建党情况。全县已建独立党支部7个,其中隶属经贸局党委6个,隶属榆林子镇党委1个,基本达到了应建必建的要求。非公有制企业中,共有党员85名,其中从业人数50人以下企业中57名、50到99人企业中4名、100人以上企业中24名。二、非公企业党组织机构组建、职能理顺情况:(一)党组织组建成立。本着应建必建原则和因企而宜、分类指导的思路,灵活组建形式,夯实了工作基础。对陇东宏源种业公司、医药公司、金牛公司、鑫隆建筑安装公司等4户原改制企业,采取“过渡式”的办法组建了党组织,积极开展党的活动,提出了有书记、有阵地、有设备、有制度、有记录的“五有”工作要求。按照先建立党组织后发展党员的思路,近年来逐步规范理顺,先后对有两名正式党员的永兴建材公司、金龙公司、三力运输公司等3户企业,落实“渐进式”管理措施,组建了临时性支部,安排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助开展工作,担负发展党员等任务,并在新发展党员或有新录用党员时,适时成立了正式支部。对仅有1名党员的小型非公企业,例如小砖厂、水泥预制厂等,采取“挂靠式”,通过党建工作指导员的联系协调,把党员全部归口县经贸局管理。第1页共4页(二)党组织隶属关系。按照属地管理与行业管理并重的原则,实行了县城工业园区、榆林子镇工业园区的非公企业由经贸局主管,山河镇、榆林子镇协管;各乡镇的中小企业,例如小砖厂、小水泥预制厂等由乡镇主管,中小企业局协管的管理机制,实现了动态管理。(三)党组织书记产生方式。以自然过渡、组织选派为主要途径,按照先试点、后整体的思路,以县紫苏保健油公司、金龙建材公司、三力运输公司等企业为试点,法人是党员的直接过渡,不是党员的选举产生,相关乡镇党委、县直机关工委对其产生结果进行了审查批复,先后为7户非公企业配备素质优、党性强的党组织书记7名,领导班子其他成员14名,保证了企业健康运营。(四)党组织职能确定及作用发挥。我们针对全县非公企业起步较迟、发展不充分的现状,把非公企业的职能定位在政治引导、教育启发、支持服务、团结凝聚、协调配合上,全县各非公企业主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性实践活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以此引导、规范企业员工从业行为,并积极面向社会、面向农村、面向企业、面向党员,开展与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各种服务活动,力求发挥服务党员、服务企业、服务职工、服务社会的作用,达到了展示企业及党员、员工自身风貌,有效地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的目的,实现了党建与经济的双赢。三、加强党组织党员经常性管理情况:(一)党性实践活动开展。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实际,加强分类指导,创新活动载体,以企业党员这主体,适当把范围扩大到企业员工,认真组织开展了“树企业形象、创一流业绩、展党员风采”、“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献技献策、业绩展示”等党性实践活动,有效激发了企业员工从事生产和开展服务的积极性、创造性。(二)务工党员管理。凡已建支部的非公企业全面落实了“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费收缴等项制度,实现了对务工党员管理经常化、规范化。有重点地选派务工党员参加相第2页共4页关党务干部培训,增强其对党的工作的认识水平。设置了务工党员先锋岗,以争先创优为目标,务工党员普遍在企业中发挥了较好的带头作用。(三)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虽然狠抓了非公有制企业中优秀分子的考察和培养工作,建立了30人左右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