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养策略3 至 4 岁孩子的年龄特征1、学着按指令行动,生活自理能力增强3 岁儿童的一个显著进步,就是逐渐摆脱自我中心,学着按指令行动。在承认的指导下,形成了许多生活自理能力,能适应集体生活了。2、行为明显受支配3 岁儿童的行为受情绪支配作用大,他们的情绪很不稳定,容易冲动。但是已经开始产生调节情绪的意识,在实际行动上不能完全控制。3、对他人的情感反应明显增强移情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感受情绪,理解他人情感。对于别人的意见、别人情感的反应敏感性增强。4、对同伴、教师产生认同感、亲切感3 岁儿童社会交往范围有了很大的拓展,他们开始认同、接纳同伴。3 岁后期,孩子与同伴共同玩的意识增强,逐步学会与同伴共同分享玩具。5、动作的协调性增强3 岁儿童喜欢跑、跳等大动作,动作开始协调。手部小肌肉发展相对较迟。6、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喜欢向成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7、已形成与生活经验相关的概念行动自如,认识范围扩大,逐步形成了一些与生活经验相联系的实物概念。8、很大程度上认识依赖于行动认识活动基本上是在行动过程中进行的,容易受外部事物及自己情绪影响。9、模仿性强爱模仿的特点非常突出,模仿是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学习方式。10、能用简单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要语言发展的飞跃期,基本掌握本地区语言的全部语言。但发音还不够准确。11、会用绘画表现自己的愿望绘画能力的发展由涂鸦期进入到象征期,一形多义是儿童这个时期绘画的主要特征。12、喜欢音乐,能唱简单歌曲喜欢学唱歌,会反复跟唱,会试着用 1—2 种打击乐器打基础不同的节奏。3 至 4 岁孩子的教育策略1、正确分析儿童的情绪化行为,认真对待每个儿童的要求,为他们体验独立提供机会,并夸奖他们的成功。2、为儿童的独自游戏、平行游戏以及同伴的合作游戏创设条件和提供机会。3、为儿童提供充裕的时间,让他们从事自选活动,鼓励探索,满足好奇心。4、在生活中帮助儿童形成自然依次行走的习惯,不宜让幼儿玩固定的统一的游戏。5、给儿童机会,练习和表现自己新近发展的自理技能,以实现帮助家长做事的愿望。6、家长要用心察觉儿童超越自己能力的活动和行为,及时帮助儿童调节与控制。7、家长多与儿童交谈,并要耐心回答儿童反复提出的问题。8、家长为孩子安排活动内容和提供多种材料,发展儿童的精细动作。9、支持儿童在美术、构造等活动中以自己的方式表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