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绩效管理调研报告一、国内外公司绩效管理现状(一)国外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现在世界范畴内被广泛谈论和应用的绩效管理的理论办法体系重要有两个,一是发展较早的核心业绩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二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产生并被广泛应 用 的 平 衡 计 分 卡 (Balance Scorecard,BSC) 。 核 心 绩 效 指 标 法 (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是将组织的战略目的通过层层分解产生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战术目的,通过各指标的达成促成组织目的的达成。核心业绩指标法的精髓,或者说是对绩效管理的最大奉献,在于其指出公司业绩指标的设立必须与公司的战略挂钩,其中“核心”的含义是指公司在某一特定阶段在战略上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平衡计分卡(The Balance Scorecard,BSC)法,也称综累计分卡,是把组织的使命和战略转化为一套全方位的运作目的和绩效指标,作为执行战略和监控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管理办法和有效的沟通工具BSC 的框架体系包含四个维度(或称为四个指标类别),即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这一办法不仅含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意义,同时又通过对这四个方面深层的内在关系的表述阐明了该体系的深层含意:即学习与成长解决公司长久生命力的问题,是提高公司内部战略管理的素质与能力的基础;公司通过管理能力的提高为客户提供更高的价值客户的满意造成公司良好的财务效益。国外对绩效管理的研究开始较早,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在公司中也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实践。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由于管理理念受其地区文化的影响较大,体现在绩效管理的实践上自然也有某些差别。欧美地区的公司绩效管理往往侧重于对员工个体行为与资质的评定和管理。对于资质的评定是近年来在欧美国家兴起的新的评定方式,不仅仅用于公司的人员配备,现在也更加广泛的应用于绩效考核。由于欧美国家强调管理以人为本,认为组织是由个体构成,基于此,Compoll 将绩效归纳为下列八个方面:具体工作任务纯熟程度;非具体工作任务纯熟程度;书面和口头交流任务的能力;所体现出的努力;确保工作纪律;增进别人和团体绩效;监督管理或领导;管理或行政管理。而 Compoll 提出的这个绩效框架依赖于下列三个个体决定因素:陈说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技能;动机。在欧美国家,特别是美国,个人作为社会和组织的个体,组织的绩效管理以个体为中心进行,强调个人绩效的同时,以发展为目的,为员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