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作物节水灌溉制度 (一)冬小麦的节水灌溉制度 冬小麦是跨年度生长的作物,生长过程有两个峰期。与此相应,需水过程也呈双峰型。出苗后,随着群体不断加大,需水强度也明显增加,达到冬前峰期。之后,随着气温不断下降,需水强度也相应降低,并在整个越冬期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来年春天返青后,随着气温不断上升,群体逐渐加大,耗水量也迅速增加,至抽穗后达到最大。这一阶段是穗分化与形成的关键阶段,缺水会严重影响产量。研究资料表明,这一时期的土壤含水量低于 70%,即会对作物生长产生明显的影响。此外,鄂西北地区这一时期降雨少,又经常出现持续大风天气,并且经过返青后一段时期的利用,土壤贮水消耗程度也较重,所以冬小麦田的土壤含水量常常会接近允许的低限值。这一阶段要随时监测土壤含水量,出现严重干旱时应及时进行补充灌溉。抽穗~成熟期是小麦整个生育期中至关重要的时期,籽粒形成及干物质积累都发生在其中,因而这一阶段也是决定产量高低的重要时期。生产中应当尽可能地使这一阶段土壤水分状况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尤其是这一阶段的前期,是冬小麦的需水临界期(水分敏感系数最大的时期),土壤含水量应当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0%。这一阶段的后期对水分的要求有所降低,但仍然不应低于 60%。这一时段的平均降雨量有明显增加,缺水状况有 表 1 冬小麦节水灌溉制度 地 区 水文年频率(%) 产量水平(kg/亩) 灌水时间 灌水量分配(m3/亩) 河南新乡 25 350 播 前 70 3月中 70 50 350 播 前 70 12月上 70 3月中 35 75 350 播 前 70 12月上 70 3月中 60 山西晋中地区 25 410 12月上 70 3月中 70 5月中 100 50 410 12月上 70 3月中、下 70 5月中 100 晋中地区 75 410 12月上 70 3月中 70 5月上 70 6月上 100 25 375 12月中 70 4月下 50 山西晋中地区 50 375 12月上 70 4月下 70 75 375 12月上 70 4月下 50 5月中 50 山东鲁西南地区 25 400 12月上 70 3月中 60 50 400 12月上 70 3月上、下 35 5月上 50 75 400 12月上 70 3月中 70 5月上 35 所缓解。但由于降雨的年际间变异很大,所以经常会发生严重的干旱,应当随时监测,视土壤水分状况变化,及时进行补充灌溉。 根据河南引黄人民胜利渠试验站,山西省晋中、晋南灌溉试验站、山东省菏泽地区灌溉试验站的资料,并进行理论分析,得出如下地区的冬小麦节水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