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血清五项标志物(“两对半”)的 临床意义 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HBsAg是机体感染 HBV 的标志,也是在机体血清中首先出现的病毒标志物。HBsAg 出现的时间,与机体感染 HBV 的途径和感染的剂量有关。如果系输用 HBsAg 阳性血,2 周后即可检测到 HBsAg,如用 RIA 法检测,于接种后 6 天,血清中即可出现 HBsAg 阳性;如感染剂量少,HBsAg 出现阳性的时间可达 3~4个月,甚至 6 个月;一般在感染 HBV 后 4~6 周可出现 HBsAg 阳性。HBsAg 出现阳性后 1~7 周(平均约 4 周)才出现肝炎症状和肝功能异常。经血感染者,其潜伏期约为 2 个月;经口感染者,其潜伏期大约为 3 个月。 急性乙肝病程一般持续1-3个月,80%~90%的患者可以临床治愈[1]。HBsAg 阳性在血中一般持续1-6周,长者可达20周(14-148 天);在肝炎症状出现后 1~4 周或血清转氨酶达高峰后 1~12 周消失,如果 HBsAg 阳性持续超过 6 个月仍不转阴则称为持续阳性或慢性携带状态; 如系急性乙肝,HBsAg持续阳性超过 6 个月则提示慢性化。我国 HBV 感染(急性和慢性)的人群中每年大约有 4%~10%的 HBsAg 阳性者转阴,同时每年又有约 4%~10%的人群由易感人群成为受感染者,因而,人群 HBV 感染状态在不断变化[2]。HBsAg 阳性持续的时间和急性乙肝慢性化的比例与感染者的年龄有关,年龄愈小,形成持续感染或病情慢性化的概率愈大;围产期感染的婴儿 80%将成为 HBsAg 的携带者;幼儿期感染者约 30%将成为持续 HBsAg 携带者,正常成年人感染 HBV 后形成持续性感染的比例可能在 5%以下;社会普通人群中约 35%~50%的 HBsAg 阳性携带者是在母婴围产期感染的[3]。 临床上,HBsAg 阳性可见于急性乙肝患者的潜伏期、急性期;慢性乙肝,无症状携带者;部分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血清中和受 HBV 感染的肝细胞浆中。 HBsAg 阳性一般来说表明机体内存在 HBV 感染,但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 HBV 感染。原因是:①可能由于 HBV 和 HBsAg 含量极少,检测方法不够灵敏而漏检,或因试剂质量和操作问题而出现假阴性;②S 基因变异引起 HBsAg 的表达和分泌发生障碍,体内虽存在 HBV,但血清中测不到 HBsAg 或很少[5,6];③S基因变异后所表达的HBsAg 不能被现在广泛使用的一些试剂所测出[7,8]。后两者虽HBsAg 阴性,但往往伴有HBeAg、抗-HBe 和抗-HBc 等其他HBV 感染标志物的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