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量法”巧解化学计算题 2015 年遂平县第一次摸底考试最后一道题四、23(5)某碳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现称量11 克该样品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去除溶液中的水分,最终得到12.1ɡ氯化钠固体。计算:1.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此题运用差量法解题特别是第一问应用最简便容易。今年我县化学计算得分最低。“差量法”是在化学计算题中常采用一些计算技巧,这样可以大大简化运算量,提高运算准确度。差量法是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二者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解题方法。差量的大小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前后有固体质量差、气体质量差、气体体积差等都可用差量法求解。解题的关键是做到明察秋毫,抓住造成差量的实质,即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值”,再根据题目 提供 的“实际 差量”,列出正确的比例式,求出答 案 。 例1.将 12 克CO 和 CO2的混 合 气体通 过足 量灼 热 的氧 化铜 后,得到气体的总 质量为18 克,求原 混 合 气体中CO 的质量分数。 【 解析 】 CO+CuO Cu+ CO2 28 44 由 化学方程 式可知 ,气体质量增 加的原 因 是CO 夺 取 了 氧 化铜 中的氧 元 素 。每28 份 质量的CO 参加反应,可生成 44 份 质量的CO2,使 气体质量增 加44-28=16(份 )。现已 知 气体质量增 加18 克-12 克=6 克,据此可列比例求解。 解:设原混合气体中CO 的质量分数为x CO+CuO Cu+CO2 △m(气体质量增加) 28 44 44-28=16 12x 18g-12g=6 克 可求出x=87.5% 答:原混合气体中CO 的质量分数为87.5%。 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莫些“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法。 此法将“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其他解题步骤与化学方程式列比例式解题完全一致。 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 [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有广泛的用途,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质量差法”和“体积差法”] 差量法的适用条件: 1.差量法是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即差量)列比例式计算的。 2.差量可以是因态、液态物质的质量,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