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驾驶的危害与预防措施 一、极易引起交通事故:驾驶疲劳,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驾驶人睡眠质量差或缺乏,长时间驾驶车辆,容易出现疲劳。驾驶疲劳会影响到驾驶人的注意、感觉、知觉、思维、判断、意志、决定和运动等诸方面。疲劳后继续驾驶车辆,会感到困倦瞌睡,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判断才能下降,甚至出现精神恍惚或瞬间记忆消失,出现动作迟误或过早,操作停顿或修正时间不当等不平安因素,极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因此,疲劳后严禁驾驶车辆。 二、疲劳驾驶是这样形成的:引起疲劳驾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驾驶人的疲劳主要是神经和感觉器官的疲劳,以及因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血液循环不畅所引起的肢体疲劳。驾驶人长时间坐在固定的座位上,动作受到一定限制,注意力高度集中,忙于判断车外刺激信息,精神状态高度紧张,从而出现眼睛模糊、腰酸背痛、反响迟钝、驾驶不灵敏等驾驶疲劳现象。形成疲劳的顺序是:眼睛,颈部、肩部、腰部,主要是眼睛和身体的疲劳。 要 素 形成驾驶疲劳的主要原因 生活环境 居住地离工作地点过远;家务事过多或夫妻不和睦;精神负担重;社交太广,参加文娱活动时间太长。 睡眠质量 就寝过晚,睡眠时间太少;睡眠效果差;嘈杂的睡眠环境不能保证睡眠质量。 车内环境 空气质量差,通风不良; 温度过高或过低;噪声和振动严重;座椅调整不当;与同车人关系紧张。 车外环境 在午后、黄昏、凌晨、深夜时段行车;路面状况差;道路条件好,情况单一;风沙、雨、雾、雪天气行车;交通环境差或交通条件拥挤。 运行条件 长时间、长间隔 行车;车速过快或过慢;过于限制到达目的地的时间。 身体条件 体力、耐久力差;视、听才能下降;体力弱或患有某种慢性疾病;服用驾驶车辆忌用的药物; 驾驶经历 技术程度低、操作陌生;驾驶时间短、经历少;平安意识差。 三、高速公路行车容易导致疲劳驾驶 驾驶车辆时,随着速度的进步或持续高速行车,驾驶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驾驶疲劳现象。驾驶车辆高速行驶时,驾驶人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始终处于高度精神紧张的状态,而随着速度的不断进步和驾驶时间的延长,驾驶人会逐渐出现疲劳感觉。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道路环境单一,交通干扰少,速度稳定,行车中的噪声和振动频率小,易使驾驶人产生单调感而困倦瞌睡,出现“高速公路催眠现象〞。由此可见,驾驶车辆高速行驶,容易导致驾驶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