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用语的词性变化考察 网络语言作为网民表情达意的工具具有许多显著的特点,其中网络用语的词性变化不可忽视。网络语言通过多种方式形成词性变化,这些词性变化带来一些显著的效果。本文主要探讨网络语言的词性变化现象。 标签:网络语言 词性变化 分类 效果 一、引言 词性是指某一类词所共有的语法功能,它是对该类词内部的每一个词而言的[1]。一个词的词性不是固定的,可能随着时间不断发展。词性变化有时是通过词类活用实现的,词类活用能使词产生一种新的意义和一种新的词性,只是这种意义和词性都是临时的。但是,如果某个词的词类活用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所使用,并且使用频率越来越大,人们就会逐渐掌握它的词义。明确了它的词性,即使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环境,人们也会想到这种词和词性,这时,新的词义和新的词性就会被固定。这样,一个词在原有词性的基础上就又产生了新的词性。 网络语言是指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是随着网络的兴起和普及而产生的一种语言变异现象[2]。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中国网民数量不断增加,网络交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语言反映了人们对当前发生的事件的认识及情感评判,反映了大众的精神状态和面貌,因此,网络语言表现出突破传统、不断创新的特点。 网络语言为汉语研究提出了新课题。近年来,人们发表大量研究网络语言的文章,其中有许多是关于网络语言语法变异研究的文章,但其中并没有针对语法变异中词性变化这一方面的具体研究。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是指网络时代跟网络有关的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是指自称网民(他称网虫)的语言[3]。本文主要针对狭义的网络语言中词性变化这一具体方面进行研究。 这里所说的网络语言的词性变化跟词类活用不同,本文中的词性变化范围要大于词类活用的概念范围,词性变化包括词类活用和网络用语中词性的固定变化。对此本文中一律使用“词性变化” 一词。 二、网络语言词性变化分类 (一)谐音形成词性变化 谐音形成词性变化主要是指网络用语首先发生词类活用的现象。由于网络用语恰好与现代汉语词汇形成谐音,所以造成现代汉语词汇具有了网络用语活用后的词性,从而形成现代汉语词汇词性的变化。谐音形成的词性变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悲剧、喜剧、惨剧” 。 “悲剧” 一词出现在五四运动以后,最早是指戏剧的一种,传入中国以后有了“不幸的遭遇” 义,但是“悲剧” 一直都是作为名词使用的,直到近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