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VIP免费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_第1页
1/15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_第2页
2/15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_第3页
3/15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与慢性支气管炎讲课人:古力米兰七十八团医院2017年一、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或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在婴幼儿期发病较多、较重,常并发或继发于呼吸道其他部位的感染,并为麻疹、百日咳、伤寒和其他急性传染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发生支气管炎时,气管大多同时发炎,如果涉及毛细支气管,则其病理与症状均与肺炎相仿。【病因】主要为感染。病原是病毒、肺炎支原体或细菌,或为其混合感染。病毒感染中,以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腺病毒、3型副流感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占多数,肺炎支原体亦不少见。凡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毒都可成为支气管炎的病原体,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致病性细菌可引起继发感染。较常见的细菌是肺炎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A族、葡萄球菌及嗜血流感杆菌,有时为百日咳杆菌、沙门菌属或白喉杆菌。环境污染、空气污浊或经常接触有毒气体亦可刺激支气管粘膜引发炎症。免疫功能低下或特异素质,如营养不良、佝偻病、变态反应以及慢性鼻炎、咽炎等皆为本病的诱因。【临床表现】发病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也可忽然出现频繁而较深的干咳,以后渐有支气管分泌物。在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以不固定的中等水泡音为主,偶尔可限于一侧。婴幼儿不会咳痰,多经咽部咽下。症状轻者无明显病容,重者发热38~39℃,偶尔可达40℃,多2~3天退热。感觉疲劳、影响睡眠食欲,甚至发生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年长儿可诉头痛及胸痛。咳嗽一般延续7~10天,有时迁延2~3周,或反复发作。如不经适当治疗可引起肺炎。一般白细胞正常或稍低,升高者可能有继发性细菌感染。身体健康的小儿少见并发症。但在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先天呼吸道畸形、慢性鼻咽炎、佝偻病等患儿中,易并发肺炎、中耳炎、喉炎、副鼻窦炎等。【诊断及鉴别诊断】据呼吸道症状、体征,结合辅助检查一般可诊断。重症支气管炎与肺炎早期难以鉴别,如呼吸频率明显增快:在2个月以下小儿≥60次/分、2~12个月小儿≥50次/分、1~5岁以下≥40次/分,听到细湿啰音或捻发音,咳嗽后啰音无明显减少应考虑肺炎。可做胸部X线检查以确诊。并应注意与支气管异物、肿物压迫上等疾病相鉴别。【治疗】1、一般治疗关于休息、饮食、室内温度、湿度的调整详见“上呼吸道感染”。婴儿需经常调换体位,使呼吸道分泌物易于排除。因咳嗽频繁妨碍休息时,可给祛痰药物。应避免给予喷托维林、异丙嗪类或含有阿片、可待因等成分的镇咳药物,以免抑制分泌物的排出。当急性支气管炎发生痉挛时可给予支气管扩张药物。亦可采用以下中医治疗方法。轻者按“实热喘”处理,重者参考毛细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治疗】中医治疗本病中医称为外感咳嗽,由于致病因素不同,临床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和实热喘。治法以疏风散寒、清热宣肺,降热平喘为主。可结合临床辩证施治。风寒咳嗽:以突然咳嗽、声咳急频为主,痰稀薄为主、鼻塞、流清涕、咽痒或头痛、恶寒或不发热,苔微白,脉浮。治以辛温解表,散寒止咳。常用杏苏散加减。风热咳嗽、咳嗽不爽,痰以黄粘稠为主,咽红口干,鼻塞流黄涕,或伴发热有汗,舌苔微黄,脉浮数。治以辛凉解表,宣肺止咳。常用桑菊饮加减。实热喘:除上述症状外,患儿发热较高,同时伴有喘憋。治以宣肺化痰,降逆平喘。常用麻杏石甘汤加减。【其他治疗】可用适量的吐根糖浆,婴幼儿每次2~15滴,年长儿每次1~2ml,每日4~6次,可使痰液易于咳出。目前常用的化痰药有:①愈创木酚甘油醚,为恶心祛痰药。儿童用法:0.025~0.1g/次。每日3次口服。②氨溴索,为黏液溶解剂,降低痰液的黏稠度,儿童用量为:每次0.15~0.3mg/kg,每日2次口服。③乙酰半胱氨酸,可使痰液的黏蛋白的双硫键断裂,降低痰液的黏稠度,儿童剂量为:每次0.1g/次,依照年龄大小每日2~4次。④羧甲司坦:作用与乙酰半胱氨酸相似,儿童每日30mg/kg,每日2~3次。并发细菌感染时,可选用适当抗生素。二、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指反复多次的支气管感染,病程超过2年,每年发作时间超过3个月,有咳、喘、炎、痰四大症状,X线胸片显示间质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改变。慢性支气管炎的认识,来源于成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