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业品牌报告()一 2015 年中国广告业发展概况1. 市场规模出现负增长,媒体继续分化2015 年中国广告市场结束了多年的增长态势,出现负增长。根据央视市场研究(CTR)媒介智讯发布的《 2015 年前三季度中国广告市场报告》,2015 年 1~9 月中国广告市场规模出现了 3.5%的同比缩减,其中,传统广告市场(电视、电台、报纸、杂志、传统户外)同比骤降 7.3%。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大规模下降,在2015 年前三季度,作为传统媒体广告收入支柱的电视媒体刊例收入下降4.9%;电台同比下降0.8%;降幅最大的是报纸广告,刊例收入下滑幅度达 34.5%。传统媒体中只有户外广告收入增加了0.6%。媒体之间的分化延续了上年的态势,在传统媒体广告衰落的同时,基于互联网、社交媒体等的新媒体广告继续高速增长。在2015 年前三季度,影院视频广告收入随着电影市场的火爆而水涨船高,前三季度同比上涨56.2%;商务楼宇视频广告也保持了稳定的增速,同比增长15.2%;互联网广告同比增长20.9%;新媒体中只有交通类视频广告刊例是下降的,降幅为8.9%。新媒体广告已经成为推动广告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广告业受到经济新常态和新媒体双重冲击。广告业属于依附型经济, 2015 年中国经济进入发展的新常态,广告业成为新常态下受到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经济结构调整、宏观经济减速都会影响到广告业。而广告资源向新媒体转移,广告主加大新媒体广告投放力度,更多的传统广告主进入新兴媒体投放广告,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新媒体广告市场的规模。2. 广告投放品牌调整,中国品牌崛起在 2015 年前三季度的传统广告市场中,花费居前20 位的品牌结构较以往有了明显变化。肯德基、欧莱雅、可口可乐等外来品牌不再拔得头筹,江中抢占首位,领衔中国品牌队列。同时,榜中保持增长的也多为中国品牌。与中国品牌的广告投放增长相反,宝洁和联合利华两大巨头在各级电视台的广告投放同比均有减少。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互联网广告的品牌结构中。2015 年前三季度互联网广告花费排在前十名的绝大多数是中国品牌,居前三名的京东商城、阿里巴巴淘宝和天天基金是清一色的中国品牌。中国品牌的突出表现,验证了CTR在年初关于“ 2015 年是中国品牌的崛起之年”的预测,也反映了中国本土企业的奋发。二 广告业年度品牌建设亮点2015 年广告业的数字化程度加深,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与广告结合,热门综艺节目对品牌传播的影响显著,新广告法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