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二讲 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体系,也称犯罪论体系,是复习刑法总论的知识框架。 一、定罪体系:两阶层的犯罪构成体系(四二一三七) (一)两阶层体系 简图:客观(违法)阶层:客观要件----------客观(违法)阻却事由 主观(责任)阶层:主观要件----------主观(责任)阻却事由 详图: 二、定罪立场:(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先客观后主观原则) 三、定罪方法:三段论推理(先确定大前提,然后确定小前提,最后循环往复使用三段论推导) 大前提是法律规定,小前提是案件事实。刑法学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解释大前提(法律规定);二是认定小前提(案件事实)。 (一)解释大前提,用到解释技巧和解释理由。解释的对象是法律条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二)认定小前提,是刑事诉讼法和证据法的任务。存疑时,适用存疑时有利于行为人原则。 四、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的分类 1.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是主观还是客观判断) 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指只需根据客观上的事实判断即可确定的要素。 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是指需要法官根据主观上的价值判断才能确定的要素。 2.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是否成文) 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指刑法条文明文规定的要素。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指刑法条文表面上没有规定,但实质上必须具备的要素。(不需说明,依常理应该具备的要素) 三处:(1)盗窃罪、抢劫罪;(2)包庇、纵容;(3)侵犯商业秘 密 罪 3.积 极 的构成要件要素(正 面表明犯罪成立)与消 极 的构成要件要素(反 面否定犯罪成立)(是否构成犯罪) 4.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和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是主客观层面的要素) 5.真 正 的构成要件要素和表面的(虚 假 的)的构成要件要素(难 点 )(例 子 )(是否为法益 侵害 提供 根据) 真 正 的构成要件要素是指能为行为的法益 侵害 性 提供 根据的要素。绝 大多 数 的构成要件要素都 是真 正 的构成要件要素。表面的构成要件要素是指没有为行为的法益 侵害 性 提供 根据的要素(也称界 限 要素)。 6.整 体的评 价要素 7、共 同 的构成要件要素与具体的构成要件要素(是共 性 还是个性 要素) 客观(违法)阶层 行为主体 危 害 行为 行为对象 -------------------- 客观(违法)阶层阻却事由 正 当 防 卫 紧 急 避 险 被 害 人承 诺 等 主观(责任)阶层 犯罪故 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