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合作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宏观国际经济合作 ―――通过协约的方式保护本国公民在国外的合法权利,以及外国法人与自然人在中国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本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在贸易、投资、人员往来、信息与技术交流等经济发展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困难与挑战,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 2、微观国际经济合作 ―――各国自然人与法人之间的经济合作,特别是各类企业之间的合作。 3、国际经济合作 ―――是主权国家政府、国际经济组织、不同国家的法人和自然人基于平等互利的原则,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为了共同的利益,在生产领域以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为主要内容,进行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和协调机制。 4、国际经济组织―――活动于经济领域、跨越国界的政府间组织。 5、国际经济协调机制 ――― 指在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各国为了解决涉及彼此间在国际经济利益中的矛盾与问题,保障世界经济按比较正常的次序进行,有各国政府出面通过一定的形式,对国际经济活动采取联合干预,管理和调节的行为。 6、国际直接投资―――指外国投资者将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用于他国的生产经营,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在国外创立一个长期经营性企业的投资行为。 7、国际间接投资 ―――指一国投资者不直接参与国外所投资的企业的经营管理,而是通过证券、信贷等形式获取投资收益的国际投资活动。 8、出口信贷 ―――全称是官方支持的出口信贷,是由政府支持的为扩大出口而提供的优惠贷款。 9、补偿贸易 ―――即交易的一方提供设备,技术;另一方基本上不支付现汇,而是以该设备,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或双方商定的其他商品,去偿还设备,技术的价款。 10、杠杆租赁 ―――设备购置成本的小部分由出租人投资承担、大部分有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贷款补足。 11、直接租赁 ―――由出租人用在资金市场上筹措到的资金,向制造商支付货款,购进设备后直接出租给用户(承租人)。 12、BOT融资方式―――即建设—经营—转让方式,BOT融资方式是政府与承包商合作经营基础设施想骂的一种特殊运作模式,在我国又称为“特许权融资方式”。 13、财务管理 ―――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 14、股权式投资 ―――指跨国公司在其子公司(新建企业或收购、参与党的企业的股份)以股权占有份额形式拥有部分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