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城市化复习学案VIP免费

城市化复习学案_第1页
1/7
城市化复习学案_第2页
2/7
城市化复习学案_第3页
3/7
1 淄博一中 2009级高三人文地理复习学案 学案 2 城市化与城市区位 姓名: 考点一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2007 全国Ⅰ)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 2 题。 1.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 A.城市人口数较少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 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 (2011 年高考广东卷)3.1996- 2006 年,我国城镇人口平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 2006 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的国家的1.58 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 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 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 ( 2011 年高考浙江卷)表 1 为 2005 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1-2 题。 表 1 国家 甲 乙 丙 丁 城市化水平(%) 90 83 66 32 1.甲、乙、丙、丁一次代表的国家是 A. 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 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 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 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2.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出生率低 B. 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 C. 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D. 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1.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1)~ (3)题。 (1)1982 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 ) A.10% B.20% C.30% D.40% ( 2011 上海卷文综地理)15. 已经在发达国家出现的逆城市化,是指大城市人口向周边中小城市或乡村地区迁移的 过程。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有( )。 ①大城市人口减少 ②大城市经济水平下降 ③乡村环境优美、生活闲适 ④汽车普及、高速公路网发达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 ( 2010 天津卷)我国东北地区某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期间,人口增长在10 年中出现了图中所示状况。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1) 图 7 所示人口增长状况分布,能够反映该城市( ) A.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 B.老龄人口增多 C.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 D.人口密度变小 ( 2)伴随图中所示的人口变化,该城市( ) A.商业用地减少 B.居住用地扩大 C.交通用地减少 D. 工业用地扩大 (2009 广东卷)右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 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城市化复习学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