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呈现持续升高态势,据推测到前,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将增加 50%,不仅如此,恶性肿瘤的死亡人数也在全球迅猛上升[1],而在我国等发展中国家,这一趋势将更为明显,并含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因此,加强恶性肿瘤的防治研究,精确、客观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制订治疗方案显得更为迫切。肿瘤的分型(classification)、分级(grading)和分期(staging)是现在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和诊疗的最重要的三项指标,其中分级和分期重要用于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评定。近数十年来,得益于生命科学和医学技术的突破性进展,肿瘤个体化治疗有关靶标的检测及涉及靶向治疗在内的个体化治疗药品的临床应用,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早期肿瘤的检出率,也明显改善了许多肿瘤的预后。传统肿瘤分型、分级和分期的临床价值和意义也随之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本文拟进一步分析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的生物学根据及临床价值,以期为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更为精确的分子生物学信息、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和疗效监测。一、恶性肿瘤的病理分类(分型)尽管,有关肿瘤来源的干细胞理论和去分化理论的争论仍在持续,但是,机体各器官和组织、细胞均可发生肿瘤的事实却不可否认。肿瘤细胞与其来源组织的相似或靠近于正常组织的程度是肿瘤病理学分类(分型)的重要诊疗根据,例如,角化型鳞癌出现不成程度的角化、腺癌含有分泌功效、黑色素瘤能够合成黑色素、滑膜肉瘤含有双向分化特性等等。因此,肿瘤的病理学分型是最能反映肿瘤来源组织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和形态学特性的重要参数。不同组织类型的肿瘤含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和侵袭转移能力,例如,来源于消化道的粘液性癌粘液性癌(印戒细胞癌或粘液癌)较管状腺癌更易于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更差,而乳腺粘液癌预后良好。而从肿瘤细胞分化层面讲,低分化肿瘤较高分化肿瘤含有更强的侵袭转移能力、恶性程度更高。现在,WHO 肿瘤分型原则是公认的肿瘤分型方案,普通按照优势成分分型原则进行恶性肿瘤的分型,即以肿瘤重要组织学类型(>50%的组织构造)进行分型诊疗。然而,异质性(heterogeneity)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组织构造特点之一,许多恶性肿瘤(如结直肠癌和胃癌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多方向分化或不同组织学类型并存的现象,肿瘤的异质性也决定了恶性肿瘤复杂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显然,按照优势成分分型原则进行的 WHO 肿瘤分型办法无疑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