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从 不 同 方 向 看 (一)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第四节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1)《从不同方向看》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是通过观察方位与所见视图的探索、体验,形成三视图概念,学会识别并画出简单物体的三视图;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三视图的画法,明了三种视图之间的关系,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课是第一课时。 (2)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世界中,儿童首先认识到的是实实在在的三维物体,而非抽象的平面图形;只有学生对三维物体有初步的认识和感知的基础上,才会逐步抽象出平面图形,产生学习平面图形的必要性。所以,教材增加“空间图形的认识”是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学生较早地认识空间图形,也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3)本节“从不同方向看(一)”是续前面学习“展开 与折 叠 ”、“截 一个几 何 体”之后 又 一实现 二维与三维空间相 互 转 化 ,训 练 发展学生几 何 直 觉 和空间观念的好 素 材,而且借 此 还 可 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 极 情 感和辩 证 唯 物主 义观的教育;另 外 ,本节还 是下 节和九 年级《视图与投 影 》及 高 中立 体几 何 的基础,而且它 在工 程制 图、机 械制 图、建 筑 设 计 、三维设 计 等 生产、生活中都 有着 非常 广 泛 的应用。 所以,本节无 论 是在知识学习、能力培养还 是情 感态 度 的教育上对学生都 将 起 到重 要的作用。 2、学生情 况 分析 (1)七年级学生(一般 是 12~ 14 岁 )对身 边 的事 物已 有较多 的观察和体验,积 累了一定 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知识经 验,并具 备 简单的识图和画图能力,而且通过前几节课的专 项 学习,对生活中的几 何 体已 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几 何 体中体与面的转 换 也有了进一步的感受 ,已 具 备 一定 的空间想象能力。 (2)在七年级学生的感知中,空间图形本身 是作为 一个三维的整 体来 理 解 的,从中剥 离 出局 部 、片 面的视图并形成概念,要经 过一个不断 抽象的过程。让 七年级学生对这 一活动 感兴 趣 有一定 的难 度 ,让 学生把 注 意 力长 时间地集 中在这 一过程中也有一定 的难 度 。因 此 课堂 教学应注 意 创 设 生动 有趣 、直 观形象的情 境 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