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规范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行为,提升抗肿瘤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和合理性,依据原卫生部《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特制定本 制度。 〔二〕定义 抗肿瘤药物是指在肿瘤治疗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控制肿瘤的药物, 包括细胞毒性药物、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和生物治疗药物等,不包括各 种肿瘤治疗辅助药物,如促进白细胞增生药、止吐剂、镇痛剂等。 〔三〕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肿瘤药物是提升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降低死亡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重要手段,是肿瘤综合治疗 的重要部分。对抗肿瘤药物应用要慎重合理,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权衡利弊,最大获益 力求患者从抗癌治疗中最大获益,用药前充分掌握患者病情,进 行严格的风险评估,权衡患者对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接受能力、对可能 出现的毒副反应的耐受力和经济承受力,确保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安 全性与经济性,尽量规避风险,客观评估疗效,避免所谓“无效但安 全〞的不当用药行为。 2. 目的明确,治疗有序 针对患者肿瘤临床分期和身体耐受状况,进行有序治疗,并明确 每个阶段的治疗目标。 抗 肿 瘤 药 物 管 理 制 度 --第 1页抗 肿 瘤 药 物 管 理 制 度 --第 1页3. 医患沟通,知情同意 用药前务必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说明治疗目的、疗效、给药 方法以及可能引起的毒副作用等,医患双方尽量达成共识,并签署知 情同意书。 4. 治疗适度,规范合理 抗肿瘤药物治疗应行之有据,规范合理,依据业内公认的临床诊 疗指南、规范或专家共识实施治疗,确保药物适量、疗程足够,不宜 随意更改,避免治疗过度或治疗不够。切忌重复用药。 5. 熟知病情,因人而异 应依据患者年龄、性别、种族以及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耐受 性学特征、既往治疗状况、个人治疗意愿、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 制定个体化的抗肿瘤药物治疗方案,并随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特别年龄〔新生儿、儿童、老年〕及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患者和 有重要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充分合计人群的特别性,从 严 掌 握 适应证 , 制定合理可行的治疗方案。 6. 不良 反 应,慎 重处 理 必须 参 见 说明书慎 重选 择 、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充分熟悉 并及 时发 现 可能出 现 的毒副作用,施治前应有相 应的救 治预 案,毒副反 应 一 旦发 生,应及时处 理。 〔四 〕抗肿瘤药物...